把作风建设牢牢抓在手上

原标题:把作风建设牢牢抓在手上——落实全市干部作风建设暨项目攻坚大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一

本报评论员

当前正值全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奋力夺取明年一季度“开门红”的关键阶段。面对繁重的发展任务和群众的殷切期盼,如何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勇挑重担?关键在作风,核心靠担当。

11月24日,全市干部作风建设暨项目攻坚大会,释放出持续转作风、聚力促发展的强烈信号。全市上下应以此为新的起点,把作风建设牢牢抓在手上,以作风转变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为攻坚克难、决胜全年提供坚强保障。

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近年来,围绕强化作风建设,党中央部署开展了党纪学习教育、深

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省委也对作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全市推动作风建设步步深入,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也要看到,对照发展重任和群众期待,部分干部在思想观念、工作标准和精神状态上仍有差距。面临繁重的发展任务和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必须坚决克服“歇歇脚”“喘口气”心态,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把作风建设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形成常态。

坚持问题导向,是作风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德州多年作风建设的实践表明,纠治顽瘴痼疾,只有找准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必须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从小事小节切入,由表及里、由点及面,循序渐进,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突破,带动面上问题解决。全市干部作风建设暨项目攻坚大会聚焦站位不高、被动等靠等八个方面的不良作风,部署了一系列具体纠治任务。要以此为抓手,紧密结合市委要求和各地各部门实际,深入排查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把症结找准、把根源挖深、把对策做实,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切实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中,不断提升作风建设水平。

作风建设欲求长效,必须在“长久立”上下功夫。过硬作风的养成,离不开严密的标准和刚性的制度约束。若标准模糊、执行软散,作风问题极易反弹回潮、隐形变异。认真落实市委要求,应紧盯干部作风问题易发多发风险点,抓紧制定完善一批立得住、管得住、有针对性的“铁规矩”,把“不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讲清楚、说明白,推动规矩细化实化具体化。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必须把严的标准、紧的措施、实的要求贯穿始终,盯住不落实的事,找出不落实的人,以“铁规矩”锻造硬作风,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服务群众的强大动能。在强化外部约束、常念“紧箍咒”的同时,更要注重加强党性修养和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固本培元、正本清源,自觉抵制歪风、弘扬正气,坚决打赢作风建设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本次大会,市委明确了当前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推进路径,接下来关键是要把作风建设挺在前面,狠抓落实。只有让“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蔚然成风,以扎实行动回应群众关切,以实际成效赢得人民信任,我们的作风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