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建成65家城乡书房,提质“15分钟阅读圈”

原标题:我市建成65家城乡书房,提质“15分钟阅读圈”——书香氤氲满城乡

明德书屋寒绿园分馆内青少年共读国学经典

□本报记者马乐

11月18日一早,10岁的双胞胎徐鑫睿、徐鑫怡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德城区明德书屋寒绿园分馆参加志愿服务。她们加入这里的红领巾志愿者团队已有半年时间,每到周末都到书屋整理书架、为图书分类。在随后举办的国学课堂上,姐妹俩又换上汉服,用情景剧的方式演绎国学经典,落落大方的表现赢得观众们热烈的掌声。

“看到孩子们的成长,我特别开心。”徐鑫睿、徐鑫怡的妈妈张淑香介绍,过去两姐妹的性格腼腆内向,学习成绩也不理想。通过参加寒绿园分馆的活动,她们逐渐变得自信开朗,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还成为田雯家风宣讲员,向前来参观的市民讲解“田雯家训”以及田氏家族重视品德修养、崇尚勤俭持家的故事。

明德书屋寒绿园分馆是德城区今年重点打造的一家城市书房,包含阅读、休闲游憩、田雯家风家训传承等板块,为市民读者提供多元化的阅读体验。“我们围绕家风建设,分别针对孩子、家长两个群体,开展国学少年和家长沙龙系列活动,每周2至3场,受到市民欢迎。”明德书屋寒绿园主理人刘倩倩介绍,他们的活动在经典诵读的基础上,通过互动游戏、才艺展示等形式,促进亲子共学与家风传承,还邀请了专业老师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的困惑、指导孩子们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过去我一直觉得女儿有些逆反,用了很多方法,情况反而越来越差。通过与专家沟通,我进行反思,自己对她太严格。”市民刘靖说,如今她和孩子一起学习,改变教育方式,与女儿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

为不断满足读者阅读需求,近年来,我市将城乡书房建设作为重要文化惠民工程,坚持“普遍均等、就近服务”原则,探索出“城乡书房+社区”“城乡书房+公园”等建设新路径、新模式。德城区充分彰显“明德”城市文化和地域色彩,分批次规划建设以明德书屋为品牌的城市书房,并根据群众现实需求,科学规划选址,保证书房有效辐射。“我们结合‘口袋公园’建设,推出‘公园+阅读’组合模式,在‘口袋公园’内嵌入公共文化阅读空间,赋予公园文化底蕴的同时,让市民充分享受文化熏陶,真正把文化惠民项目做实做细。”德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图书馆馆长李鸿雁说。

城乡书房不仅将公共图书馆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提供了知识共享、信息交流、互动阅读的人文空间,平时还开展亲子阅读、非遗展示等多种文化服务活动,实现多功能发展。位于庆云县中丁乡的中丁村乡村书房,以青少年为重点服务群体,积极组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从传统文化经典故事的解读,到当下网络热门话题的讨论,从非遗、乡村文化体验,再到今后的职业规划,一步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该书房曾获评全省“最美乡村书房”。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65家城乡书房,并实现与市县公共图书馆的互通互联、通借通还。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