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在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校企双向奔赴 就业精准高效

德州市202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现场

求职者咨询岗位职责及薪资待遇
□文/图本报记者秦超 邢仁宇 本报通讯员张磊 王恺丽
11月21日,服务京津冀及黄河流域企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暨德州市202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在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活动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统战部、市委教育工委主办,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承办。
广搭平台 500余家企业招贤纳士
下午2点,双选会正式开始,学生们纷纷来到现场,与心仪的企业交流并投递简历。
本次活动共邀请500余家省内外企业招贤纳士,提供1.5万个岗位。既有首都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济南专用车有限公司等国企、央企,也有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德州恒力电机有限责任公司等本地优质企业。
“这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是什么?”“招聘岗位有专业限制吗,薪资待遇如何?”在德州恒力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展位前,毕业生积极投递简历,并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咨询。“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岗位快,尤其在智能设备操作与维护方面表现突出,有效缓解了我们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难题。”公司技术副总李庆昌表示,近年来他们录用的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多数已成为生产线的骨干力量。
与此同时,短视频运营、互联网直播销售等新兴数字岗位正凭借其蓬勃的行业活力与创新基因,吸引着大批毕业生应聘。济南文视传媒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刘胜龙坦言,他们迫切需要既懂产品特性、熟悉镜头语言,又能驾驭直播节奏、实现有效带货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思维活跃、贴近网络文化,若能兼具策划创意与数据分析能力,将极具发展潜力。”刘胜龙说。
除毕业生外,还有许多非毕业生来到了双选会现场,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我明年毕业,希望能提前了解用人市场和企业需求,积累经验。”火热的场景,让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学生李俊浩对就业充满期待。
直播带岗 云端架起“就业桥”
双选会现场采用“线上+线下”同步模式,特别设置“直播带岗”环节。多家企业招聘人员变身“带岗主播”,通过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平台展示企业岗位职责、发展路径及福利待遇,并在线答疑,实现“云端引才”与线下双选的无缝衔接,有效拓展了毕业生就业渠道。
为提升本次双选会实效,学校招生就业指导处提前部署、精心组织,现场还设置了“政策咨询”服务站,邀请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等部门提供就业指导、人才政策解读等服务,帮助毕业生明确职业方向、提升求职能力。
“我们始终将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次双选会是落实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通过创新‘直播带岗’等数字化手段,打破时空限制,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更加便捷、高效的对接平台。”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指导处处长王海燕表示。
订单培养 校企合作育英才
当日上午,还同步召开了服务京津冀及黄河流域企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暨德州职教集团第十六次全体会议。会议期间,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开放大学、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签订“产学研”项目协议,进一步强化学校与学术高地、产业龙头的联系,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教育与就业平台。
近年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方面持续创新,紧盯产业需求和生产实际,从课程设计到实训基地建设,与高校院所协同推进,让学生从入学起即进入“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实现“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超过50%的毕业生留在德州及周边地区就业,成为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学校将持续以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为先进制造业强市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樊兆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