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借力电商牵引产业转型升级,“老字号”和传统产业纷纷触网—— 直播间里“长出”十大产业带

公益助农主播鲁亚坤(左一)教村民直播带货

在张大庄镇电商基地,主播介绍家具制作工艺

扒鸡公司主播推介招牌产品

布莱特威公司生产车间内,整齐排列着待组装商用健身器材

杨安镇电商产业园内,工人在赶制订单产品

□本报记者张晓航刘潇本报通讯员成涛孟娟占英安矗

环形补光灯耀眼,一排手机屏幕闪闪发光,11月9日晚,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播间里,主播的热情推介与清脆的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曾经的火车美食“顶流”德州扒鸡,如今正通过互联网“飞”入更多家庭,也成为德州传统产业借电商实现跃迁的生动注脚。

在德州,因电商而蝶变的,何止扒鸡。目前,全市已形成扒鸡、乳制品、健身器材、实木家具、调味品、体育器材、番茄、大豆蛋白食品、土工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十大电商产业带,从“老字号触网”到“产业带上云”,电商正在为这座城市的产业振兴装上新引擎。

“老字号”破圈 云端触达新消费群体

始创于1692年的德州扒鸡,制作技艺已传承十一代,是“中华老字号”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即便是这样的“金字招牌”,也曾面临渠道狭窄、产品单调、客群单一之困。“我们原有门店集中在山东及周边地区,主要卖传统扒鸡,消费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崔宸坦言。

转变始于2014年,德州扒鸡在淘宝开设首家店铺,虽销量平平,但已迈出第一步。2017年迎来转折,刚刚留学归来的崔宸,将公司淘宝店升级为天猫官方旗舰店,并陆续拓展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去年电商销售额突破1亿元,占总销售额比例从2019年的5%增长到15%。”德州扒鸡电商负责人王莹介绍,如今公司已在17个电商平台开设店铺,并通过成熟的冷链物流实现了商品次日达,极大提升了消费体验。

借助电商,不仅实现了销售渠道的延伸,还促使消费群体半径持续扩大。“在抖音上,我们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崔宸介绍,用户画像大数据表明,资深中产和新锐白领已成为这一平台上消费扒鸡最多的群体。

就在扒鸡公司主播直播带货时,50公里外的山东布莱特威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电商部门业务经理正在和国外客户线上洽谈。公司电商销售团队有40多人,2024年完成销售额超过2亿元。

全球三成商用健身器材是“宁津智造”。这座产业高地不断实现能级跃升,电商正是其背后的强劲引擎。

身为宁津县电商协会会长的布莱特威健身器材公司董事长段铁民,2016年便成为全县电商领域的试水者。“最初想法很简单,就是传统的拓客方式成本太高了。”段铁民对记者说,“当时每名业务员月均开销超过1万元,每天只能拜访两三个客户,但一条高质量短视频发布出去,可能会吸引几十个精准客户,即便是投流量需要花钱,成本也低太多了。”

尝到甜头后,布莱特威公司把重心放在了跨境电商,通过TikTok、Facebook、Instagram和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平台拓展海外市场。去年,公司全年销售额3.5亿元,线上销售部分达到2亿元,产品出口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数据流“导航” 精准画像助力产品研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由商务部牵头编制的《“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中,“推进商产融合,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被列为“七大任务”之一。

在德州,大量企业正积极投身于借力数据驱动产品精准研发、通过电商反哺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

11月10日上午,东君乳业(禹城)有限公司电商部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忙着打印订单,通过电商平台的后台看到,他们的奶皮子酸奶正在被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拍下。

电商部经理刘娜娜介绍,今年2月,他们通过抖音带货榜发现,全网奶皮子酸奶订单量逐步攀升,有成为爆款的潜质。经过分析研判,公司决定推出奶皮子酸奶。45天后,产品研发成功并量产上市,3个月就卖了2.1万箱,截至目前已销售4万余箱。同样是依靠抖音带货榜数据,公司又研发了干嚼酸奶产品,再度成为爆款。

刘娜娜表示,各类产品的销售数据,在电商平台上一目了然,消费者的喜好反馈十分迅速直观,省去了市场调研的时间和成本,企业得以快速优化产品和工艺。

对此,崔宸也深有感触:“通过分析各电商平台销售数据、用户画像和流量变化,我们发现虎皮凤爪是最畅销的鸡肉零食,鸡腿销量则排第五,但用虎皮工艺制作鸡腿却是市场空白,于是我们推出了虎皮鸡腿这款新品,迅速爆单,到目前一直是这个领域的销量冠军。”

布莱特威公司的电商发展历程与生产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几乎同步。“欧美地区健身文化成熟,健身器材产业基础深厚,研发、设计、生产能力和品牌力都是第一梯队。”段铁民介绍,为了在国际市场保持竞争力,公司对标国际一流生产水准,购进了日本安川机器人、大族激光切割机等智能生产设备100余台(套),打造出敏捷供应链体系、柔性生产能力以及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的生产流程,研发的高端产品备受国外客户青睐。

同样在宁津,实木家具产业带也乘上电商的东风。宁津汇源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花介绍,公司主销白茬家具,近两年才开始推出成品家具,为此聘请了职业主播在样板间直播,广泛拓展客源。目前,宁津有4000多家家具企业通过直播电商引流,带动线下销售额增长超过了30%。

政校企携手 驱动产业能级跃升

企业主动求变,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滋养,政府、高校等多方携手,共同为德州电商发展孕育新生态。

从滨德高速乐陵出口驶出,路边“中国味都·寻味杨安”几个大字引人注目。这个常住人口仅5万多人的乡镇,拥有327家调味品企业,其中半数以上开辟了电商渠道,今年前三季度全镇快递发单量1.45亿单。

当地政府投资建设了电商产业园,集聚了50余家调味品生产企业,统一打造“味都杨安”区域品牌,并建立智慧云仓、共享直播间、共享实验室等设施。“政府搭建平台,企业共享资源,成本降下去,效率提上来,企业搞电商没有后顾之忧。”杨安镇调味品集团总经理卞彬彬说。

今年9月,乐陵市杨安镇香辛料数智化交易平台启动。平台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大宗商品价格曲线,连接着原产地商户与全球采购商,客户下单后可以直接选择全国九大货仓就近发货,彻底告别“奔波式贸易”。“从广西仓发货到东南亚客户手中,物流周期比原来缩短5天,成本降低12%。”平台首批会员、山东素喜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海涛表示,依靠平台,客户资源和市场信息获取更精准、覆盖面更广,目前已新拓展6家海外合作商。试运行两个月的数据显示,平台注册交易商突破200家,成交额达5800万元。

宁津县健身器材产业带的高速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精准施策。当地打造电商基地,提供跨境电商培训、海外仓储、知识产权等一站式服务。目前产业带200余家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将产品销往全球。“政府帮我们解决跨境物流、外汇结算等难题,我们才能专注产品与市场。”段铁民感慨。

近期,武城县四女寺镇上演了一场政校企联动的创新电商实践。镇政府提供场地和政策支持,德州学院商学院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本地企业提供产品和供应链保障,共同组建电商联盟。联盟成立半年时间里开展了直播助农活动20余场,线上销售各类农产品超过5000公斤。

政府搭台,电商唱戏——农村电商的新画卷正在德州大地加速铺展。陵城区实施农村电商人才培育专项行动,积极对接电商企业,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建综合阵地、村级活动场所等,建设农村“电商小院”13处、电商“共富工坊”15处,带动村集体增收超300万元,为600余名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夏津县积极培育“网红村党支部书记”,他们化身带货主播,推介家乡好物,帮助邻里乡亲共同致富,截至目前培育了37人。放眼全市,目前已摸排入库农村电商人才2000余人,组建乡镇电商联盟70个,建成电商“共富工坊”83个。

德州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如伟介绍,今年我市开展了“电商突破年”行动,聚焦“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通过建强市级电商服务中心,招引重点项目,开展电商促消费、村支书直播带货、直播电商培训等活动,实现电商高质量发展。今年1至10月,全市网络零售额达172.3亿元,同比增长8.1%。

“电商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刘如伟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电商+产业带’模式,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供应链平台,为德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