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人大代表推动“驾考一体化”改革,助力规范驾培市场—— “学车心里更有底了”

□本报记者王露本报通讯员祝灵燕

“现在用‘德州学车’小程序报名,价格透明、合同规范,学车心里更有底了!”近日,正在学车的德州市民王猛欣喜地发现,通过新上线的“驾考一体化”平台,可以清楚查看各家驾校的收费标准、教练资质,还能线上签订电子合同,“就像网购一样方便、放心。”这一变化,正是德州市人大代表持续关注、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的生动体现。

推进驾培行业规范管理

近年来,随着学车需求持续增长,驾校乱收费、学员退费难等问题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在市人代会上,代表们提交了多件关于规范驾培市场的建议。

“学员报名时像‘开盲盒’,培训质量参差不齐,自身权益难以保障。”市人大代表杨勇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学员因信息不对称而权益受损。他在今年初提交的《关于加快推进驾培行业规范管理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建立统一报名平台、强化资金监管、公开教练信息等具体措施。

市人大代表刘辉东提出了《关于推行“驾考一件事”集成服务的建议》,呼吁打通公安、交通、驾校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一站式”报名培训。

平台上线“加速跑”

代表们关于规范驾培市场的建议得到了德州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将该建议列为年度重点民生督办事项,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加快改革步伐。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持续推动下,市公安局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市大数据局等部门迅速行动,在借鉴浙江等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于2月底联合制定并出台了《德州市“驾考一体化”服务改革方案》。4月份,市政府举办了“2025年度民生实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详细介绍了推行的“驾考一体化”便民服务措施。

9月1日,“德州学车”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运行,将原先分散的择校、报名、缴费、预约等环节进行整合,实现了全流程线上办理。目前,全市107家驾校已入驻平台。

破解难题不停步

改革推进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跟踪问效。在近期组织的调研中,代表们发现,部分驾校因资金监管触及原有利益链,对平台使用存在顾虑;同时,一些学员特别是中老年群体对新的线上操作流程还不够熟悉。

针对这些问题,代表们现场提出了优化平台界面、加强线下指导、建立过渡期政策或扶持机制等建议。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当场回应,将制作通俗易懂的操作指南,在驾校报名点提供“一对一”协助,并加强与驾校的沟通协商,争取理解支持。

“我们要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既当监督员,又当宣传员。”市人大代表张兰菊表示,她组织所在选区的人大代表深入社区,向群众宣传新平台的使用方法,收集反馈意见,推动改革更好地惠及民众。

“数据公开透明,选择更有依据了。”刚通过平台完成报名的学员李晓满意地说。如今,打开“德州学车”小程序,各家驾校的培训车型、收费标准、教练员信息一目了然。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对培训费用实行统一监管,有效遏制了“乱收费”、解决了“退费难”等问题。同时,平台整合了教练员、教练车等关键信息,实现了对驾培机构的全链条透明化监管。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