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物业”破解基层治理千千结 凤仪城有了“社区CEO”

任伟(左)带着工作人员为居民上门维修座椅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刘潇赵鑫玲通讯员周玉倩)11月7日,走进天衢新区凤仪城社区,道路干净,停车有序。小广场上,老人坐在阳光下聊天。“变化太大了!”说起社区的新貌,居民纷纷点赞。这场实实在在的改变,始于今年5月“社区CEO”任伟的到来,也源于“红色物业”这一基层治理模式的落地。

凤仪城是一个由13个村合并而成的大社区,有110栋楼、近万名居民。合并之初,物业管理长期缺位:绿化带被开垦成菜地,楼道堆满杂物,广场舞队伍因抢场地屡屡争执……矛盾越积越多,原物业公司无力应对,问题久拖不决。

面对治理困局,德州天衢新区新区服务管理办公室以凤仪城为试点,推动13个村集体共同出资成立物业公司,并聘请职业经理人全权负责,由此诞生了“社区CEO”这一新岗位。从事物业管理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任伟,在今年5月接下了这个担子。“说是CEO,其实我就是物业经理,居民有事直接找我。”他说。

上任第一天,任伟就把手机号贴在了社区公告栏和每个单元门口,24小时开机。最多一天,他接过50多个居民电话。从管道漏水、垃圾乱堆,到邻里纠纷,他都一一回应,全程跟进。

上个月,A区居民徐秀森家因雨水管破裂导致墙面渗水,他第一时间联系任伟。任伟赶到现场排查,发现是四楼空调外机管道裂缝所致,立即联系工人更换,问题当天解决。

为摸透社区情况,任伟坚持每日巡查。夏天天亮得早,他凌晨四点半就已到岗,梳理前一天未完成事项、安排当天任务。广场舞队伍争场地曾是社区“老大难”,他连续几晚在现场协调,最终通过加装7盏照明灯、合理划分区域,让不同队伍都有了活动空间。

社区大集占道经营、堵塞交通的问题也曾困扰居民。任伟利用社区边上的闲置农机用地,规划出一处标准化农贸市场,设50多个固定摊位,以“零押金入驻”吸引摊贩,并安排专人负责保洁与秩序。如今的大集,热闹依旧,道路也畅通了。

“红色物业”的优势,不仅在于专业管理,更在于本土力量的深度参与。13个村的村党支部书记作为物业公司“股东代表”,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成为社区治理的“润滑剂”。此前,绿化带种菜问题反复,村支书们主动联系当事人亲属一同沟通,情理并用,最终让居民主动清理了菜地。

这一模式也形成了良性循环。居民缴纳的物业费和村集体入股资金共同保障运营,而物业公司的盈利最终转化为各村集体的分红,实现了社区治理有效、集体增收和居民受益的三方共赢。

“把每一件小事做实、做好,让居民住得舒心、安心。”任伟用日复一日的行动践行着这句话。从物业公司停摆到高效运转,从矛盾频发到邻里和睦,从环境杂乱到整洁有序,凤仪城社区的变化,成为“红色物业+社区CEO”模式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凤仪城不仅环境变了,邻里之间也更团结了。接下来该模式将在生金刘社区推广,让更多合并社区共享这一治理良方。”天衢新区产业园综合党委书记、新区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杨海滨表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