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编外HR”解了皇家小虎招工难

□本报记者刘潇 本报通讯员韩哲 张文智

8月16日早上8点,皇家小虎华北超级工厂的烤肠车间已经开始忙碌起来:自动化流水线上,金黄饱满的烤肠鱼贯而出,经过快速冷却、包装,被打上当天日期。包装工位旁,来自赵虎镇西周庄村的王翠英指尖翻飞,动作麻利。“这活儿比种地强,月月稳拿六千多,下班走五分钟就能到家。”她笑着说。

可就在半年前,这里的包装工还极度缺人。车间主管李勃阳指着满负荷运转的生产线回忆说:“最缺人的时候,订单压着,各工序人手远远不够,天天揪着心。”招工难,曾是这家企业发展最头疼的“拦路虎”。

时间拉回2023年深秋。当皇家小虎的筹建团队踏上天衢新区这片土地时,总部要求异常紧迫:两个月内,首条烤肠生产线必须投产,首期需招满200名工人。“人生地不熟,贴出去的招聘启事如石沉大海。”负责招聘的人事经理李子圆说,“设备等着人,急得嘴上起了泡。”

转机,来自赵虎镇政府。在天衢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牵线下,工厂负责人第一次和镇党委书记、镇长坐到了一起。“全镇74个村,都是你们的后盾!”赵虎镇党委书记张金宝当即表态。一场政企携手的“招工接力”就此启动。

大家一起想了个“土办法”:拎着鸡蛋和烤肠进村摆摊。李子圆跟着村干部,一个村一个村地跑。“帮忙宣传就送鸡蛋和烤肠!”村委会大喇叭循环播放招工信息,企业工作人员现场答疑。“家门口上班,管吃住,月薪5000至9000元,还给缴纳五险。”疑虑在面对面交流中消散。一个月,200多名工人招齐。2023年12月,烤肠车间如期飘出第一缕香气。

产能扩张的速度超乎预期。2024年初,蛋挞车间即将投产,用工缺口达600人。春节前招工,难上加难,区投资促进部的帮包干部赵磊也坐不住了。

“去赶年集!那儿人多。”赵磊提议。腊月里,附近乡镇的大集上,皇家小虎的招聘摊位醒目地支了起来。赵虎镇、袁桥镇的干部们几乎全部上阵,揣着传单走街串巷,见人就讲:“包三餐、住楼房,月薪5000元起步!”

更关键的一招,是精准“截流”务工人员返乡潮。镇政府梳理出返乡务工人员名单,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动员:“家门口就能挣大钱,不比在外漂着强?还能照看老小。”当年4月份,新车间机器轰鸣,600名工人如期到岗。

真正的考验在2024年盛夏。面制品车间、手抓饼车间投产在即,工厂需实行两班倒,用工缺口高达800人。“这规模,常规路子肯定不灵。”赵磊火速将难题上报。

天衢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涛及时向党工委、管委会汇报,决定发动各方力量为皇家小虎招工。他召集人社部门、劳务公司和各镇街负责人,组建“招工攻坚小组”。“人才夜市、晚会推介、媒体宣传,能用上的渠道全用上。”会议室里,大家群策群力。

社会事务管理部出了妙招:直接在厂里举办招聘会,让求职者亲身体验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夏天干活不遭罪,这比啥宣传都管用。”应聘者李子阳当场签了合同。赵虎镇74个村都设立了“招聘专员”,信息直达田间地头。全区发动各级干部100多人,都成了皇家小虎的“编外HR”。秋意渐浓时,800名新员工已活跃在生产线旁。

2025年春节,新的波动出现:500多名习惯了农闲节奏的工人暂时离岗,车间又出现了用工缺口。

“得建立长效机制,不能总救急。”张金宝带队调研后,盯上了“村晚”。热闹的歌舞间隙,干部拿着话筒登台:“乡亲们!皇家小虎待遇再升级!免费三餐、空调宿舍、月月工资准时发,好工作就在家门口!”台下笑声掌声一片。

工厂同步推出“老带新”奖励,鼓励内部举荐,干满3个月双方都有奖金。生活区里,洗衣房、活动室建了起来。“就是要让工人待得住、干得好。”李子圆坦言。年后,不仅老员工纷纷返岗,还带来了新面孔。如今,工厂内的本地工人已有1000多人,全厂在岗人数达1512人。

傍晚,下班的人潮涌出皇家小虎厂区,点点灯火,在暮色中渐次亮起。工厂办公楼里,李子圆翻着用工台账,眉头紧锁——年底前,还将有2个新车间投产,现在还得再招五六百人。她的手机屏幕亮起,是赵磊发来的信息:“已对接周边地市,跨省专线招聘方案初定,下周碰头细聊。”李子圆紧皱的眉头逐渐舒缓开来。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