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出台18条措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原标题:我市出台18条措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特色富民产业图谱初步构建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杨鸣宇)8月12日,市政府召开《关于高质量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措施》政策例行吹风会。《若干措施》共18条内容,主要包括实施绿色“吨半粮”工程、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进农食融合发展、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等。

围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创新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加强利益联结;面向返乡农民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实施项目化培训,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持续深化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积极培育家政劳务品牌,合理开发特色公益岗;在重点工程项目及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加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带动就业增收;强化社会就业保障,深化进城入镇务工人员权益保障。

围绕持续推动健康发展方面,加强统筹推进,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以及生态环境,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坚持片区集聚推动,探索特色资源开发、产业转移承接、龙头企业带动、传统文化赋能模式,推动片区做出特色,形成品牌,打造样板。

聚焦新一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谋划推进富民产业发展。去年以来,我市制定出台畜牧产业、蔬菜产业、绿色“吨半粮”产能建设等政策文件,推动乐陵调味品、武城辣椒、夏津椹果、齐河食用菌等一批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初步构建起我市特色乡村富民产业图谱。夯实发展基础。坚持以食品名市建设为引领,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基础,全面提升农副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水平。扎实推进农业龙头企业提振行动。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53家,年营业收入达到1138亿元。

搭建多维发展平台。深挖乡村多元价值。探索“农业+”多业态融合发展路径,培育全球农遗1个、中国农遗1个、省农遗3个;发挥乡村振兴片区政策、项目资源整合作用,梯次建设省市县乡村振兴片区69个,覆盖村庄937个。加快“三镇双村”建设。围绕人口集聚、产业培育、设施配套等“六大工程”,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和实施;高标准建设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建设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农业产业强镇6个。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支持保障作用,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每年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不断提升乡村富民产业从业主体素质和发展能力。加大金融服务力度。支持主体发展产业资金需求,推行“鲁担惠农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截至6月底,全市涉农贷款余额1818.13亿元,推动一批乡村富民产业项目落地。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