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佳助农达人李洋——“地摊书记”云端闯市场

夜市摆摊为村民卖货

惠农直播间里推介玉米

牵手企业,酿制黑玉米醋

□本报记者王秀青

全国十佳助农达人、轻工技术能手,山东省退役军人就业之星、“好网民·在山东”榜样人物,德州市振兴榜样……在宁津县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李洋的办公室,墙上一面面牌匾金光灿烂,书橱里一本本证书红得耀眼,见证着他扎根沃野,一心为民的坚守,创新求变的热情,振兴乡村的拼搏。

35岁的他,在过去5年时间里,探索形成“互联网+合作社”、“党员先锋+特色产品”相结合的直播电商产业模式,摘得市级以上称号12项。荣誉加身的背后,他付出怎样的努力?面对困惑,如何一次次破局出圈?7月16日,记者走进宁津县电商基地,倾听他的奋斗故事。

“地摊书记”:“善意谎言”闯出致富路

“我直播助农、电商强村,缘起一条‘善意谎言’。”李洋回忆道,2019年,他度过12年军旅生涯光荣退役,为响应政策号召,回到了家乡宁津县。2020年,通过德州市委组织部公开遴选,挑起了相衙镇付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

“这么年轻,肯定待不了几天就得辞职。”面对乡亲们的质疑,初来乍到的李洋并不怕,但地理位置偏僻、缺少产业、缺乏特色农产品的付庄村该如何发展?还真让他犯了难。

“不能让没有特色成为村子的特色。”为探寻村子的发展之路,李洋挨家挨户了解情况,着手解决村里问题。83岁的周俊英平时靠做手工坐垫补贴家用,但因身体不好,又没有销路,大量坐垫堆积在家。他心疼老人,表示帮着卖出去,当即抱回家30个坐垫。本着“帮一把”的想法,第二天给老人送去了600元钱,宽慰她“20元一个,卖得很好”。这句善意的谎言,点燃了老人的希望,提出“要不,你再帮我卖点”,让他的处境变得有些尴尬。“行。”李洋一口答应,又抱走了一摞,家里堆满了坐垫,他也很头疼。

“再难也得想办法解决,上网去卖!”于是,利用业余时间,李洋在夜市摆起了地摊,同时为老人直播带货。首次在抖音直播,反响很好,不仅坐垫销售一空,还接到了新订单。因此,他又组织村内十几名留守老人加入编织队伍,让他们在家也能赚点零花钱。有人以“90后村支书帮助村民销售手工产品”为题拍了视频,李洋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大伙儿亲切称他“地摊书记”。让李洋兴奋的是,不仅和村民拉近了距离,他似乎找到了村子发展的突破口:何不利用流量销售村里的农产品?一条电商致富的路子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商贩来收,一斤2.5元至3元,李书记来了,网上最高卖到10元。”村民付存娥种了十几亩苹果,在李洋的帮助下,好货品卖出了好价格。消息传开后,李洋得到了大伙儿一致认可,他被任命为镇电商办主任。

2021年7月,李洋带着村里的农产品,参加中央电视台《黄金100秒》《乡村演说家》节目。当年12月,他参加了全国首届互联网营销师决赛,与5万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最终荣获全国个人赛季军,并获得全国首批互联网营销师二级技师证书。

助农主播:危机育生机,破局直播困惑

在经历过无数次直播带货的实践后,李洋探索形成“互联网+合作社”、“党员先锋+特色产品”相结合的直播电商产业模式,并在村委会办公室设立了惠农直播间。

2022年,他引导村民种上了特色农产品黑玉米。通过直播销售,黑玉米成了抢手货。

“当时6元一根,一亩地大约产出3000多根,我们第一年赚了1万多元。”李洋说,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当年全村农产品累计销售额达60万元,带动村集体年收入突破15万元。通过组织村内的留守老人、妇女参与产品的采摘和包装,有效解决剩余劳动力50余个,真正实现集体、农户双增收。有了“地摊书记”的示范,村里10多名年轻人一起参与进来,推动农产品远销全国30多个城市。

第二年,很多村民跟风种植黑玉米。然而,上市期突然遇冷,虽然价格一再降价,但卖得并不理想。黑玉米掰下来,需在72小时内锁鲜,否则卖不出去就开始变老。

“决不能让老百姓受损失。”李洋在相衙镇党委政府帮助下,联系到溢香园(山东)酿造有限公司,尝试酿制黑玉米醋。经过一个多月的研发,黑玉米醋试验成功,成为企业的新品。在李洋的直播助力下,当年新品销售额达60多万元,乡村和企业形成了良性互动。在此基础上,他还联合当地企业,对黑玉米进行深加工,衍生黑玉米粉、黑玉米糕点等系列产品。一根黑玉米“七十二变”成花样美食,一条多维度的产业链正在持续延伸。

在2023年初,朱道口村朱先杰等种植户主动找来,要扩种黑玉米、黑小麦,并积极学习直播电商模式。李洋带领他们,通过拍摄短视频、搭建直播间的方式,指导农户注册商标,开通抖音小店,实现了老百姓从“要我种”变成了“我要种”,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截至目前,已孵化培育新型农民35人,指导搭建农村直播间9个。直播在相衙镇成了一种新时尚,更多的当地美食、农产品被发掘出来,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李洋的事迹先后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媒体报道。

电商导师:育人兴业,助力乡村振兴

7月16日,宁津县首期“百名网红·千名主播”电商培训结束,110名学员收获满满。作为主办方代表、导师,李洋倾囊相授:“乡村振兴需要电商加持,我们此举想培育更多助农主播,分享经验,让大伙儿少走些弯路。”

2024年10月,李洋转战到了新战场,担任宁津县电子商务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从农村到城市,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正通过实际行动带动更多年轻创业者投身到电商行业当中。

任职以来,李洋多次组织开展电商培训、电商交流沙龙等活动,帮助企业开拓新营销渠道。打开他的笔记本,工作安排密密麻麻:4月10日,举办宁津第三届家具展览会暨首届跨境电商高峰论坛;4月22日,宁津县电商协会联合部门,对电商基地入驻企业进行走访指导;5月7日至10日,完成在印度尼西亚的跨境电商考察之旅;5月15日,赴杭州市财通文化产业园学习电商先进经验……

“我们以‘一金一木’为抓手,立足电商基地,与政府部门、电商平台、服务机构、商务协会以及企业共建共联,设立新媒体网络阵地、产业带孵化中心、宁津电商区域公用品牌推广中心等电商服务平台,全方位推动全域电商发展。”李洋介绍,截至目前,电商协会为160家会员企业提供服务。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