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水利局引入数字孪生水网系统

原标题:破解防汛效率短板和人为误差 市水利局引入数字孪生水网系统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董天力 通讯员李巍仑 张增光)7月4日,在平原县马颊河李家桥闸,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新安装的数字孪生水网系统设备。以往需要三名工作人员一小时手动调节八孔闸门,该系统投用后,只需预设河流流量和水位信息,系统就能自动精准调控。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市汛期降雨量将比常年偏多2至3成,漳卫南运河可能发生较大汛情,防汛任务艰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按照“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要求,将智慧防汛作为重要抓手,引入数字孪生水网系统,破解传统防汛中的效率短板和人为误差。

“数字孪生水网系统是通过模型计算推演,模拟超标准洪水淹没情况。”市水利局数字孪生现代水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科科长薛翼介绍,该系统可做到汛初平衡旱涝急转问题,优化上游拦水与引黄充库时间;汛中依据土壤墒情、降雨数据和实时水位自动生成预警及调度方案;汛末则智能决策雨洪拦蓄模式,最大化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保障安全。

李家桥闸管理所所长刘希林表示,数字孪生水网系统畅通了“局机关-闸管所水情信息调度网”,改变了以往电话传输中占线、传达不清晰等弊端,实现水情传输、调令的全流程线上闭环,将有效提升闸所到局机关的响应速度。目前,系统已在马颊河等重点河段试点,未来将覆盖全市河段,实现防洪排涝任务的高效管理。

在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全市水利系统积极开展防范应对工作。组织协调上,加强实战演练提升指挥能力,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并开展多轮隐患排查。物资保障上,配备大功率排涝车41辆、排涝设备84套,储备砂石料21.3万吨,形成2小时“保障圈”,确保应急调运高效响应。队伍建设上,落实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1143名,并充实水利抢险、消防救援等队伍72支、2400人。

“当前全市32座水闸全部进入24小时值班值守,我们将抓好汛前‘窗口期’,强化业务学习、督导检查、预演预练,确保安全度汛。”市防办综合协调组副科长楚宝瑾表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