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德州新增3.5万个充电端口——充电无忧 满电出行

市民在车棚充电

德州新闻网讯 文/图记者王秀青 通讯员刘磊

宽敞的车棚、智能的电子充电仪表……7月1日,走进德城区和悦府小区,路边崭新的车棚让人眼前一亮。“下班后,电动自行车往车棚一停,扫码充电,充满自动断电,安全又方便。再也不担心刮风下雨,车子受损了。”居民王林感到很便利。

和悦府小区物业经理相玉宝介绍,小区2022年7月交房启用,共有559套房子,配套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380个。随着入住居民的增加,电动自行车数量户均超两辆,居民盼望增建充电桩。经过多次沟通、选址,今年4月,在28号楼、29号楼北侧新建了两处充电桩,增加了72个充电端口,基本满足了居民需求。

在德城区崇德园小区,以前电动自行车充电难、乱停放问题较为突出。这个小区有820套房子,建设之初只配套了80多个充电端口。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增加,要求建设充电车棚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了破解难题,小区物业将88个地下车位改成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专区,安装了672个充电端口。配备了独立防火设施,增加了7个防火卷帘门、87个排烟口、2台送风机、3台排烟机,安装36个摄像头,24小时监控,实现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和消防灭火联动,有力保障了充电桩的安全使用。居民可以通过微信扫码方式支付电费,每次充电仅需1元多,小区充电设施的使用率接近80%。

“以前充电经常拆下电池或者飞线下楼,既麻烦又不安全,如今有了地下智慧停车区,问题迎刃而解。”居民刘佳感触颇深。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市持续聚焦群众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今年年初将推广电动自行车“满电回家”列入全市民生实事高位推动,大力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新增3.5万个充电端口,提前超额实现年度3万个端口的计划目标。目前充电端口累计达22.77万个,切实为群众安全、便捷充电保驾护航。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满电回家”工作纳入全市化解物业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攻坚行动,成立工作组,召开集中攻坚和调度推进会议,对全市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摸排与深入分析研判。聚焦群众实际需求,突出抓好重点县市区、重点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区域充电端口建设,加强工作调度,强化指导帮扶,积极提炼创新做法,充分发挥典型引领带动作用,确保民生实事落到实处。

此外,该局抓好《既有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建设技术导则》宣贯落实,选取8个主流建设场景,精心印制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场景介绍图集,规范建设标准。联合街道社区、物业服务机构等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排查,对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危险行为全面劝阻制止,提升群众安全充电意识。

“我们将针对群众充电需求,力争年底前再建一批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市住房和物业服务中心党总支委员刘书洪表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