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关爱高温作业一线职工在行动

原标题:齐河关爱高温作业一线职工在行动——夏送清凉沁人心

解暑西瓜送到一线工作者手中

外卖小哥在工会驿站休息纳凉

□文/图本报记者孟志远 本报通讯员李延晴

7月以来,齐河县气象台连续多次发布高温预警,全县各乡镇(街道)均出现37℃以上高温天气,局部更达到了40℃。本轮高温天气以湿热型为主,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具有一定的极端性,对农业生产、人体健康、户外作业等均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我县开展了由工会组织牵头引领、社区力量积极响应、社会各界温情接力、医疗机构严阵以待的全域防暑降温行动。精准的物资配送、贴心的便民服务、扎实的权益守护与科学的健康保障,为奋战在高温一线的劳动者们撑起一片“清凉绿荫”。

工会:防暑大礼包直达一线

7月15日,在城区的一家快递配送站内,一份份精心准备的“防暑礼包”递到工友们手中。“绿豆、茶叶、清凉油,还有清甜多汁的西瓜,工会真是想到我们心里了!”快递员张保昌的话语里满是感动。这是县总工会“工会送清凉防暑保安康”活动的缩影。活动精准聚焦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12类高温作业群体,累计送出防暑物资3000余份。除此以外,我县还建成26处工会驿站,其中空调、冰箱、饮水机、桌椅等一应俱全,让外卖小哥、环卫工人、大货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在炎炎烈日中,也有了解决“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的好去处。

清凉物资送达的同时,知识普及与政策保障也同步推进。线上,县总工会依托“齐鲁工惠APP”打造“云课堂+竞赛”模式,方便职工学习防暑知识,超2000人次参与;线下,“凉策大篷车”巡回宣传队深入车间厂房,解答工人关于高温津贴、中暑是否算工伤等疑问,并发放《安全生产常识》手册和法律读本,筑牢权益保障与安全生产意识防线。

社区:爱心绿豆汤惠民解暑

高温炙烤下,社区成为传递清凉与关怀的温馨港湾。近日,在晏城街道永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们清晨便开始忙碌,精心熬煮的绿豆汤在锅中翻滚,清甜的香气弥漫开来。下午最热的时段,“流动送汤组”的志愿者们骑着电动车,穿梭于街头巷尾,将一碗碗温度适中的绿豆汤送到汗流浃背的快递小哥、环卫工人手中。“定点发放组”则在社区内为纳凉居民服务,还贴心地为小朋友准备了加糖版本。“天这么热,喝上一碗绿豆汤,真是太舒服了!”居民们满足的笑容是对活动最好的肯定。

同样温情的一幕在永嘉社区阳光一品小区上演。小区党支部联合“红色合伙人”联强物业,开展“高温送清凉”活动,将熬好的绿豆汤送到西门,热情邀请来往居民和辛勤的环卫工人品尝解暑。在中央城小区,“高温送清凉”升级为便民服务“盛宴”。金颐物业借助周末项目经理接待日,在室外设置服务点,为居民清洗地垫、打磨刀具;室内则提供凉透的绿豆汤供大家消暑。“喝着绿豆汤,看着师傅给咱磨菜刀,这活动太实在了!”居民们的赞许溢于言表。永福、永和、永泰、永庆、永吉、永兴等社区也纷纷行动,通过设立“爱心补给站”、分发绿豆汤及防暑物资、链接“红色合伙人”资源等方式,将清凉与关怀送到户外工作者和居民身边。

医院:高效救治守护健康

持续的高温不仅考验着劳动者的耐力,更对公共健康体系提出严峻挑战。齐河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目前已成功救治了多例中暑患者。“中暑救治的关键在于及时识别和快速降温。尤其要警惕‘冷中暑’——人体在长时间适应低温环境后突然进入高温环境,或因剧烈运动出汗后立即暴露在强冷刺激下,导致体温调节系统失灵,热量蓄积引发中暑。”急诊医学科主任张桐强表示。

为精准高效开展救治,县人民医院及时组织开展了“热射病”专题线上培训,全院300余名医护人员参与学习,系统提升识别、应急处置与多学科协作诊疗能力。

清凉行动中,社会力量的参与不可或缺。7月16日,德州漱玉平民大药房总经理韩书鑫带领员工,向一线环卫工人捐赠防暑药品、毛巾等物资,传递关怀;焦庙镇依托党组织领办服务项目,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为当地企业一线工人送去200余份“防暑礼包”和50箱纯净水,叮嘱做好防暑与安全生产。多方力量同心协力,以实际行动为高温下的坚守者送去清凉与保障,共同筑牢夏日健康防线。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