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齐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机关党委以党建引领,改革先行,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党建“动车”跑出服务加速度
帮助特殊群体办理业务
“银发专区”暖心服务
“红齐哨”入企解难题
党建工作会议群策群力解难题
自编自演情景党课
政务服务站开进园区
群众表扬信
□文/图本报记者王岳琪 本报通讯员李明欣
6月26日,2025年德州市“七一”榜样专题党课举行,现场公布的全市改革创新榜样名单中,齐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机关党委赫然在列。
这一荣誉背后,是齐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机关党委在政务服务领域的持续深耕和对审批改革的不懈追求。多年来,他们以党建为引领,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行政审批服务紧密融合,不断探索便民利企新路径,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务服务的速度与温度,书写着改革路上的奋进篇章。
支部建在窗口 办事效率节节高
“过去队伍像绿皮火车,‘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现在得学动车组,每节车厢都有前行动力。”在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党建工作会议上,党组书记、局长,机关党委书记刘京杰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去年,该局创新升级“动车党建”模式,全力打造“党组(机关党委)强劲带动、支部助力推动、党员个个行动”的“党建动车组”,将机关党委、各党支部与党员的作用层层激活,拧成上下联动的服务合力。
“机关党委作为‘党建动车组’的‘车头’,得把准方向、管好大局、保障落实,让‘动车组’目标明、动力足。”刘京杰解释。每次党建工作会议,除了常规的理论学习和党务研究,还有个雷打不动的环节——把近期群众呼声高的问题、工作中碰到的难题摆出来,群策群力想法子。去年年初,有企业反映对政策不熟悉,机关党委当月上会研究,并迅速成立“红色讲师团”。企业群众按需“点单”,讲师团照单宣讲,彻底改变了过去“教啥学啥”的模式。
这支“红色讲师团”由28名党员干部组成,不仅梳理出148条惠企便民政策,细分为政务服务、企业开办、项目落地、招商运营、安居乐业五大类“菜单”,更以此为纽带,主动团结税务等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创新增值化服务路径。这既需要局内员工主动担当,也离不开各部门协同发力,而这高效运转的背后,正是机关党委对全局工作的有力统筹协调,更是每节“动力车厢”般的支部在各自岗位上全力冲刺的生动体现。
过去,窗口工作人员的党员关系在所属单位,管理协调很麻烦。如今,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机关党委打破行政隶属壁垒,将44名进驻单位的窗口党员纳入管理,按政务服务链条设了6个党支部,其中4个是窗口党支部。局班子成员每半年至少到支部指导1次,还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6个党支部找准切入点、创新工作法,打造了“1+6”党建品牌矩阵。“我们就是要把支部建在服务窗口,让党组织扎根一线,把党员力量聚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刘京杰说。
“‘暖心医保,匠心服务’是我们党支部的招牌。”在县政务服务中心二楼医保大厅,县政务服务中心医保窗口党支部组织委员孙明满脸自豪地介绍。顺着他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专为老年人设的“银发专区”:老花镜、放大镜摆得整整齐齐,碘伏、棉签、针线包等应急物品随时能用,细节里满是温暖。而更让群众感动的是支部党员主动担当的“跑腿服务”。今年5月,远在北京的齐河市民张女士回齐河,为去世丈夫办医保报销,因材料不全且急着返京犯难。得知情况后,孙明向她承诺“您放心回,手续我来办”,随后他便在一个月里多次联系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协调快递病历、发票等材料,最终帮其办结。“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多跑腿,群众就少操心。”孙明笑言。
为保证“动车”安全行驶,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开发了线上“全流程阳光查”系统,让业务办理全流程都在企业群众的监督下进行。还按“当日回访、全量覆盖、高效整改”的原则,开展政务服务业务“全量回访”,对当天办过业务的企业和群众一对一电话回访,针对反馈的问题和建议及时跟进解决。截至目前,已回访业务13万余件,满意率达99.9%以上。
改革走在前列 审批创新结硕果
攻坚克难,是党组织与生俱来的硬核特质。这一点,在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机关党委推进审批改革的道路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2021年,当全国审批服务标准化聚焦外在流程时,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敏锐捕捉到内部流程标准化的空白。面对这块在德州乃至全省都鲜有人触碰的“硬骨头”,局机关党委带领全局党员干部,以敢为人先的闯劲,打响了审批服务业务流程标准化改革的攻坚战。
全局承接的审批事项达238项,要对这些事项进行梳理,制定规范的办事流程图,还要理清流程中涉及的材料及相关法规,其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别人没走过的路,我们来闯!”刘京杰带领团队说干就干,“当时各科室完成的第一版流程图,字体格式、版式大小甚至连边框样式,都五花八门。”面对238项审批服务事项的“混沌”现状,党员干部组成攻坚团队。没有先例可循,他们就从顶层设计啃起,仅流程图版式就推翻重来十余次。
在机关党委的带领下,全局建立“1+3”工作机制。“1”即一套工作班子,成立专门领导小组;“3”即标准引领、循序渐进、学用结合“三项原则”。党员干部带头践行“三项原则”,带领各自科室每周啃下5项事项梳理的硬骨头。大家一起逐字逐句抠标准,每项审批流程都历经几十次修改才定稿。
一年多的辛勤付出终见成效,全局累计规范审批流程371项(业务办理项)、编制业务办理规程204项、梳理智能审批目录170项、建立制度体系843项、规范内部管理流程75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业务流程标准体系。这场由党员干部带头的改革,不仅填补了德州审批标准化的空白,还作为样本在全市推广。正如刘京杰所言:“每一次推翻重来,都是向‘立即办好’的为民承诺更近一步。”
自2019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成立以来,硕果累累:先后推出改革举措130余项,承担省市改革试点60余项,获评全国“A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单位、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全市“过硬党支部”等国家、省、市荣誉40余项。但他们从未想过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今年,他们提报的“推行竣工投产服务‘一件事’”“推行能评、水保等智能审批”“探索运用AI大模型辅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探索开展涉水许可‘菜单式’集成审批”等4项改革入选省级试点清单。“我们取得的所有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瑞龙表示,“作为‘党建动车’的动力单元,我们每名党员都愿意以行动践行担当。”
“我的金点子是开通‘公交车上的便民服务站’,实现政务‘一站通’。”今年1月,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征集政务服务金点子时,机关支部党员娄淑霞出招,“依托县域内公交车流动性强、覆盖面广、受众群体多的特点,充分利用公交车车载电视,展播审批服务领域各类惠企便民政策措施,打造群众身边‘流动的政策窗口’。”她的提议得到了局领导的认可,党员立即行动,调研群众需求,梳理高频事项,制作内容丰富的政务小视频,在公交车载电视播放。目前已覆盖全县35条线路、300余辆公交车,切实提升了政策普及率和公众知晓度。
通过“金点子”征集评比活动,全局已累计收获427条宝贵意见,并积极将其应用于政务服务工作实践中。
服务暖在心坎 一线跑腿解难题
“政务服务改革不能只算效率账,更要算民心账。”这是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机关党委在一次次服务实践中得出的结论。从“一窗受理”到“跨域通办”,从“容缺受理”到“告知承诺”,每项改革举措的背后,都饱含着党员干部对群众需求的精准捕捉与暖心回应。
说起服务企业,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红齐哨・党员助企攻坚服务队”在齐河企业中名号响亮。这支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业务骨干组成的队伍,常年奔走于企业和项目现场,“企业吹哨,哨兵报到”已成常态。
“审批人员主动上门,手把手教我们按行业标准完善条件,这样高效贴心的服务,让我们办事吃了定心丸。”7月10日,山东省森瀚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炎领到新版《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时喜形于色,他高兴的不光是领证时间较预期大幅提前。原来,接到该公司办证咨询后,“红齐哨”队员主动靠前,通过电话、微信在线指导信息填报与业务申请,还专人到场指导场地布局、防疫设施、人员资质等,避免了企业因整改返工造成的浪费与延误。
今年以来,“红齐哨・党员助企攻坚服务队”已累计走访企业400余家,对接重点项目150余次,解决各类诉求200余件。
5月23日清晨7点,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开发区分局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孙婧婕端坐电脑前,紧盯系统界面反复核对公司注销与设立的关键数据。
几天前,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人李女士向开发区分局服务窗口求助,需在23日上班前同步完成4家分公司注销、5家分公司设立业务。因银行业务特殊——金融许可证注销后须立即启动营业执照注销,新证核发后要迅速开展分公司设立,且有明确时间要求,开发区分局当即启动“专属帮办”机制,由党员带头组建专项小组提供“一对一”服务。针对业务材料多、流程杂的特点,工作人员提前通过电话、微信线上指导,明确申报清单与规范,演示操作流程并指导实名认证,依托“批前预审”化解潜在问题。
不到一个半小时,4家分公司注销与5家分公司设立手续全部办结。次日,企业专程送来锦旗。“工作人员全程贴心帮办,服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李女士说。
群众的认可不止于此,7月16日,一封手写表扬信寄到县政务服务中心,信中写道:“工作人员态度热情、服务专业,非常感谢!”像这样的感谢信以及市民热线表扬工单,今年已收到百余件,字里行间满是群众的认可与信赖。
在服务提质的道路上,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机关党委从未停歇。他们常态化实施拿地即开工、分阶段施工许可等一系列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累计服务项目200余个,压缩办理时限75%以上;推出108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服务场景,集成服务事项679项,实现申报材料压减60%、办理时间压缩86%以上;深化“县镇同权”改革,推动县级实施的238项审批权限,通过直接办理、全程代办等方式,前移至企业群众“家门口”办理,构建形成“1(县审批局)+2(审批分局)+4(审批服务站)”全县域覆盖的审批服务体系;建设“小齐帮办”服务平台、组建微信“千人帮办群”,常态化在线服务群众2000余人,累计解决各类问题超1.3万个……“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要让每一项改革都经得起群众检验,让政务服务有力度更有情怀。”刘京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