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实木家具产业高度聚集——“全链”抱团发展 产品畅销海内外

原标题:宁津实木家具产业高度聚集,相关企业7400余家,配套率达90%——“全链”抱团发展 产品畅销海内外

今年四月举办的宁津第三届家具展吸引全国一千八百余家企业参加。记者姜伟摄

□本报记者张双双 本报通讯员孟娟 郑若祥

波兰、匈牙利、瑞典……从6月开始,山东迪美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勇帅辗转数国,收获满满:在波兰家具展览会上,企业与瑞典、丹麦等6国家具经销商达成合作;在匈牙利,布局第一个海外仓,企业出口新版图初显。

与宁津众多实木家具企业一样,迪美家具由品牌代工起家,经营多年,生产设备和技术渐成领先优势。刚满30岁的杨勇帅从父亲手中接管企业后,大胆破局,突破代工瓶颈。他创立自己的实木家具品牌,自主设计生产实木家具成品,并将生意拓展到海外市场。“现在,出口订单应接不暇,预计今年海外成品订单将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九成以上。”杨勇帅表示,企业正在扩建厂房,规划增加新生产车间6万平方米,进一步提升产能。

宁津实木家具产业从最初的白茬加工小作坊发展至今,已形成一条高度完善的产业链。宁津县家具行业协会会长荆勇杰给出的一组数字,可直观展示该县家具产业的强大产能:全县拥有家具相关企业7400余家,其中制造业企业近3500家;最早形成规模的成品餐桌椅年产量达600万套,在长江以北市场的占有率高达87%;白茬家具年产700万套,套房家具年产值达到60亿元;家具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这意味着宁津48万常住人口中,每8个人中就有1人从事家具制造相关工作。

在突出数字表象下,宁津实木家具产业的显著特征就是“聚”:10个乡镇中有7个专业从事实木家具生产,200余个家具工业特型村,聚集了全县80%以上的家具生产企业。比如,张大庄镇就拥有100多家木材板材经销户。

“高度聚集的产业链让‘高效率’与‘高性价比’成为产业最强优势。”荆勇杰介绍,在宁津,一把新款椅子从设计、打样再到流水线生产,仅需3天。这得益于从木材购销、白茬加工、精加工到品牌销售,宁津实木家具产业链形成了完整闭环,本地配套率高达90%。

近几年,由于产品同质化导致“内卷”严重,为让众多企业像迪美家具一样成功“突围”,该县出台了《宁津县支持质量发展和品牌创建奖励暂行办法》《宁津县县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真金白银支持企业进行品牌培育、质量提升和技术创新。2023年5月,宁津县发布“宁津家具”区域公用品牌;同年6月,宁津县家具行业协会成立,制定团体标准,抱团提升产品竞争力,并举办家具展会,为企业提供拓展销售渠道、探索商业机会、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平台。

在政府与市场双重驱动下,宁津家具加速迈向品牌化,规上企业达到39家,产品整体附加值平均提升20%,产品远销美国、德国、韩国等36个国家和地区。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60亿元,规上企业产值达到6.44亿元。

山东金秋林家具有限公司是宁津家具产业中另一家成功“突围”的企业。2016年,本以白茬加工为主的金秋林公司果断退出“价格战”,毅然决然进军酒店定制家具市场这一细分赛道。目前,酒店定制业务已占据企业全年营业收入的70%。“精准定位细分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自主品牌。”从实践中,公司总经理张亚男总结出了一套可行路径。

在擦亮宁津家具展这块“金字招牌”的同时,该县还将持续延长产业链条。2024年,宁津进口木材370万立方米,常年通过天津港、青岛港进行贸易往来。“我们正初步规划建设一处国际物流港。”宁津县委副书记、家具产业链链长金栋表示,“物流港一旦建成,产品可在宁津完成验货、装箱发运,进一步为企业降本增效,抱团发展优势更加显著。”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