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临邑建成全产业链氢能产业园,预计年产值8亿元——工业副产带起一个朝阳产业
华邑氢能产业园内,氢能重卡整齐停放
丰田汽车客商来园区参观考察
新下线的氢能重卡驶出生产车间
□文/图本报记者宋延涛 王露 本报通讯员陈金波
园·看点
●华邑氢能产业园位于临邑县临盘街道,依托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全覆盖运行模式,成功吸引4家国内氢能头部企业入驻。目前,入园企业达到10家,预计今年产值8亿元。
●产业园与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掌握氢气提纯、储存及燃料电池技术,实现氢能重卡、冷链车等商用车和无人机的商业化量产。
7月18日,在临邑县华邑氢能产业园,一辆辆氢能重卡正驶出车间,绿色车身上的大字标语“氢动力氢未来”格外醒目。
“我们把原来的工业副产品氢气经过提纯再利用,衍生出一条氢能源产业链。”山东华邑氢通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兴祥介绍。目前,临邑县华邑氢能产业园已形成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全覆盖运行模式,成功吸引了4家国内氢能头部企业入驻,入园企业达到10家,预计2025年产值达8亿元。
变废为宝,建起全省最大加氢站
“没建氢能产业园之前,企业每年副产的5000吨氢气,白白浪费掉了。”山东华邑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易升龙介绍。
2022年5月,易升龙收购临邑县山东桦超化工有限公司,成立山东华邑化工有限公司。华邑化工在生产异丁烷时,会产生副产品氢气。
企业运营之初,易升龙无暇顾及副产品利用问题。由于氢气密度小,很难储存,也没法使用,只能燃烧排放。2023年,企业各项业务进入正轨后,加上国家新出台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易升龙开始考虑氢能产业园建设事宜。
对于易升龙的想法,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帮助规划建设了2000余亩的氢能产业园,积极招引上下游企业。
2023年7月,易升龙与杨兴祥共同投资成立山东华邑氢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组建了氢能产业研发团队,建成了年产5000吨高纯氢气充装项目,产出的氢气纯度可达99.9999%。生产的高纯氢除本地使用外,70%左右销往北京、济南、淄博、莱芜等地。
氢气储存的问题解决了,距离供应社会还差加氢站这个关键环节。加氢站建设在当地尚无审批先例,临邑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和发改、工信等各部门会商,借鉴外地产业政策进行政策漫游,参照燃气经营许可的审批流程,为企业办理了立项、规划、经营许可等一系列审批手续。
仅用半年时间,德州市首个加氢站——超亿燃气加氢站于2024年6月建设完成,日加氢能力4吨,在全省规模最大,可满足近100辆氢能重卡的用气需求。
政策扶持推动产业升级
有了加氢站,用氢的车太少怎么办?
2024年5月,华邑氢通公司上马氢能源汽车组装生产线。因目前全国加氢站少,重卡、渣土车、公交车等商用车的活动范围小,便于加氢,所以优先生产商用车。
氢能源车的性能安全吗?维护保养成本高吗?一开始,很多人对氢能源车有些疑虑。
临邑县政府率先伸出支持之手——在城区投放10辆氢能公交车,批准30辆氢能渣土车进工地施工,成为流动的“信任背书”。
这些示范车辆以“加氢5分钟,续航400公里,每公里节省成本50%”的硬实力,逐渐打消了市场的顾虑。
在此基础上,临邑县积极推进氢能源产业园建设,协助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牵头促成产业园与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氢能利用研究,取得了燃料电池、氢气储存、能量回收等多项研发成果。
“每生产一辆氢能源汽车,县财政补贴10万元。这样使氢能源汽车和燃油车价格差不多,便于市场接受。”杨兴祥说。去年8月,临邑县政府出台了《支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国家、省补贴基础上,围绕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做强、支持示范应用、建立氢能服务体系五大方面再给予补贴。
2024年3月1日,山东省实施的氢能车辆山东高速免费政策,也为临邑发展氢能产业增添了信心。当年10月,山东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生态发展大会在临邑县举行。临邑县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氢能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
“相关配套产业越聚集,企业的经营成本就越低。我们与企业积极到北京、上海等地进行招商,目前进园区的一共有10家企业,不出园区,就能生产出完整的氢能源汽车。”临邑县政协副主席、临盘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万里介绍。
全产业链加速布局
华邑氢能产业园一期标准化厂房里,电堆生产线高速运转,汽车组装线有条不紊;展厅内,展示着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罐等核心技术成果,以及氢能助力自行车、氢能无人机等。
目前,园区引进了上游企业——北京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及产业化技术的氢燃料电堆生产企业,开发了氢燃料电池叉车、中型物流车、公交车、环卫车、重卡及乘用车等多款车型。
引进了制氢企业——海卓动力(青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专注于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两大板块,能提供领先的氢能核心装备和应用解决方案。
华邑氢通还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山东华邑氢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制造氢能无人机和氢能助力自行车、代步车等。
此外,响应科技部2021年实施的“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临邑县全方位推动氢能产业应用,让氢能从工厂走进百姓生活,通过打造多元应用场景,开启氢能“新生活”。
氢能产业园内有一处“氢进万家”示范小院。“这是家用氢燃料电堆,它发的电可供小院使用,发电产生的热量可以加热循环水,供房间取暖、洗澡。”指着屋外一台形似立式空调柜机的设备,杨兴祥介绍。
“我们园区最大的特点是良性循环,不靠国家补贴维持运营,可以说是国内运营较好的全产业链氢能产业园。围绕‘制—储—运—加—用’五大环节,企业之间衔接紧密,产生的成本可以在园区内消化。”易升龙说。
制氢方面,园区除发展“灰氢”提纯技术,还计划投资建设100兆瓦风电电解水制氢项目,可实现年产“绿氢”1万吨。储运方面,将探索从低压到高压、气态到多相态的氢气输送技术。用氢方面,着重发展氢能重卡、乘用车产业,构建从燃料电池系统、电堆等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纵向一体化技术体系;利用京沪高速公路布局建设加氢站,形成科学高效的加氢网络和氢能供应系统。同时,配合临邑实施的“氢进万家”工程,到2030年建成2个以上示范小区,打造“中国氢之城”和“全国零碳能源示范县”。
眼下,华邑氢通的新一批氢能源无人机组装下线,预计到今年底,订单将突破1000架。
“从制氢、储运、应用,到打造多元化氢能应用场景,形成氢源+装备+应用的产业集聚,力争3到5年,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30亿元,成为临邑县主导产业之一。”临邑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宁介绍。
园·观点
临邑县政协副主席、临盘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万里:
有人说,氢能产业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会经历看不见、看不清、看不起、来不及的阶段,但如果一味地等市场、等政策,就会错失发展先机。临邑县不是氢能示范城市,没有上级补贴政策,但是我们看到了氢能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当企业提出要利用和开发氢气这一副产品的想法后,我们帮助建园,出台政策,招引企业,激活了氢能产业发展“一池春水”。
营商环境是发展的重要保障,哪里环境好,客商就向哪里聚集。临盘街道在服务企业方面的理念是:无事不插手、有事不撒手、困难施援手、好事不伸手。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投资更有信心。我们在帮助企业办理氢气提纯和加氢站经营许可证等手续时倾尽全力,企业有目共睹、信心倍增。如今,氢璞创能、海卓动力等氢能头部企业纷纷入园,形成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