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的德州婚俗

□王宪贞

新中国成立前的德州婚俗,从议婚到婚后回门,有着一套较为繁琐且饱含文化寓意的流程。当然,部分婚俗中也存在封建糟粕。例如,小女婿婚俗便是一种旧时严重损害女子身心健康的婚姻形式。

小女婿

在旧社会,德州运河两岸的大户人家,总是热衷于早早地为自家儿子娶亲。他们究竟有何盘算呢?其一,先把媳妇娶进家门,等儿子到了合适的年纪再行圆房之事;其二,新媳妇进门后,便成了家中得力帮手。于是,“大闺女配小女婿”这种奇特的婚姻现象,在这片土地上屡见不鲜。

那时的小女婿,大多只有十多岁,而娶进门的媳妇,却常常十七八岁,甚至二十来岁。新媳妇一进门,身份便复杂起来。对于小女婿而言,她既是妻子,又得像母亲一样照顾他。毕竟十多岁的孩子,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事事都需要人照料,新媳妇自然而然就成了小女婿的守护者与伺候者。

然而,这样的日子满是艰辛。倘若小女婿有点头疼脑热、磕磕碰碰,新媳妇可就倒霉了,婆婆轻则打骂,重则责罚。更为悲惨的是,若小女婿不幸生病夭折,新媳妇只能独守空房,以泪洗面,恰似《红色娘子军》中吴琼花抱着木头人拜堂那般,身心遭受着无尽的折磨。

这种“小女婿娶大媳妇”的风俗,一代又一代地延续着。直到新中国成立,婚姻法颁布,才彻底终结了这一残害妇女的旧习俗,使女性从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枷锁中得以解脱。评剧《小女婿》便是一个生动的例证,时刻提醒着人们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往。民谣《小女婿》更是将这种荒诞的婚姻刻画得淋漓尽致:

石榴花开叶儿长,二十岁的姑娘嫁九岁的郎。

九岁的小孩懂吗事,硬给说媳妇入洞房。

爹娘做主把婚定,吹吹打打拜花堂。

天地堂前行婚礼,一高一矮入洞房。

吃完饺子溜出屋,找他们的伙伴捉迷藏。

送走亲友办完事儿,爹娘到处找新郎。

好不容易找回家,进门先去找他娘,

娘啊娘啊俺怪困,今天玩儿的累得慌。

娘说睡觉天还早,天黑我送你进洞房。

等不到天黑把新房进,一头扎到炕头上。

没给媳妇说句话,呼噜呼噜入梦乡。

新媳妇越想越难过,双眼发酸泪汪汪。

女大男小成婚配,这是谁的孬主张。

丈夫年龄是真小,说他是儿,俺不是他娘。

新娘正在暗思量,炕头儿爬起了她的郎,闭着眼睛把娘叫,俺要撒尿憋得慌。

没等媳妇将他抱,哗哗啦啦尿一炕。

尿湿了褥子尿湿了被,尿湿了新媳妇的大花鞋一双。

媳妇越看越生气,噼里啪啦三巴掌。

巴掌一打转了向,小女婿哎呦哎呦地直叫娘。

娘啊娘啊别生气,从今往后俺光吃干粮不喝汤。

实在不行地下睡,免得尿炕挨巴掌。

媳妇儿越听越难受,伤心外带疼得慌。

九岁的孩子知道吗,他也不想这个样,女婿女婿你别哭,今后再也不让你挨巴掌。

全怪社会坏习俗,二十岁的大闺女怎么能嫁九岁的郎。

归宁、宴婿习俗

“归宁”,又称“回门”,是女子出嫁后首次回娘家探望父母的重要仪式。在华夏大地,不同地域的归宁风俗各具特色。以德州为例,传统上有两种常见的归宁时间安排:一是“四来六走”,新婚夫妻在婚后第四天前往娘家,第六天返回自己的小家;二是“十来十去”,即婚后第十天回娘家,住满十天后返程。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习俗逐渐简化,如今多是在新婚后第二天回门,且与宴婿仪式同步进行。

在德州,归宁、宴婿有独特的“爹接娘送”讲究。迎亲车辆缓缓驶至女家门前,司仪与一众女家亲戚早已在门外等候。新人入院后,岳父岳母赶忙在台阶下迎接,这时,女婿要行叩首大礼,此礼名为“谢亲”。两位老人满脸笑意,连忙将爱婿搀扶起来,引入厅堂,恭请其坐上正座,媒人则在次席就座。而其他陪坐的位置,通常是女家的娘舅等主要男亲属。大家一番寒暄,奉上香茗后,便进入拜认亲戚的环节。

明清时期规定,男女拜天地前不得认亲,被拜认的长辈及平辈长者需向新郎赠送“拜礼”。德州素有“十里不同风”的说法,在女家认亲时,仅姑爷一人叩拜,姑娘并不陪同。在德州,女婿被亲切地称作“娇客”,民间还流传着“丈母娘疼女婿没缝儿”的俗语,意思是“好儿不如好媳妇,好闺女不如好女婿”,足见对女婿的看重。

认亲礼毕,盛大的筵席随即开启。桌上摆满“十盘、六碗、八大件”的丰盛菜肴,以此款待这位“娇客”,女婿在丈母娘家受宠的地位不言而喻。姑娘归宁返回时,娘家还会让她带上“小饼夹饺子”,这其中蕴含着美好的祝福,寓意“明年养小子(男孩)”。

归宁结束后,婚礼方告完成,夫妻二人从此携手同行,比翼双飞,共度美满生活。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