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市经济发展年中观察系列述评之一

原标题:

固本延链 工业经济向“新”而行

——全市经济发展年中观察系列述评之一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于春芝 通讯员苏安矗

今年上半年,我市工业经济向“新”而行,发展强劲有力——

汇源智慧冷库、果汁产业链供应链“双链”融合项目的NFC果汁生产车间内,4条全自动生产线全部定位安装完成,鲜榨车间已安装2条罐装生产线;

曼德汽车零部件新厂区,工人们正为8月设备进场做最后冲刺;

美农生物玉米蛋白精加工项目现场,工人紧张有序地安装,确保这条年产值10亿元的生产线10月如期启动……

这些火热的建设与生产场景,正是乐陵市年初擘画的“高质量跨越发展”蓝图,在“做优存量、做大增量”战略指引下,推动工业经济向“新”而行的生动实践。

新动能

传统产业焕新升级

在曼德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平均每1.8秒便有一根汽车线束精准下线。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单台设备仅需一人操作,生产效率稳居行业前列。

“专注新工艺、新设备,走数智化发展之路,是我们赢得市场的关键。”公司副总经理李爱华介绍,通过引入盘古系统这一生产“中枢”,今年前5个月,公司营收同比大幅增长70%。

曼德的快速发展,是乐陵市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以数智化赋能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核心路径。今年,乐陵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聚力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列为十大重点工作之首。上半年,8家企业成功入选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7家企业通过复核;新增4家市级智能工厂、3家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5家企业成功入选2025年度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德州市调味品“产业大脑”入选2025年度省级示范型“产业大脑”,系德州唯一。

产业升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是基石。在瑞邦铸造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铸造车间,企业联合高校研发的新型环保被覆剂,彻底解决了铸件表面气孔缺陷问题,成功打入高端精密铸造市场,为企业开辟了高附加值的新赛道。

乐陵打造以企业为主导的高水平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开展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创新突破,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今年,依托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山东省体育用品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乐陵市农高区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建设的山东省健康食品研发创制与检验检测中试示范基地双双获评省级年度绩效评价优秀等次。创新平台的高水平建管运营,为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能。

上半年,乐陵市德润健康食品有限公司销售额已超去年全年。公司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和山东大学合作成立山东省红枣食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了中试产业化成果转化平台,枣产品品质不断提升。

在乐陵,这些高能级平台如同强力引擎,正吸引并推动着食品调味品、体育五金等传统优势产业加速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新跨越

产业拓展新维度

驱车行驶在乐陵经济开发区,塔吊林立的景象勾勒出产业新图景。

“我们的NFC果汁生产将建设集团首个数智化生产车间,年可生产果汁5900万箱。”在汇源智慧冷库、果汁产业链供应链“双链”融合项目现场,项目经理说,今年部分车间可以投产。

重大项目的加速落地,是乐陵精准招商持续发力的最好证明。今年以来,我市聚焦主导产业发展和优质载体资源,创新举措,优化产业招商队伍,重点对接京津、长三角、西三角经济圈等优质资源,推动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产业链的深度拓展——美农生物酶解蛋白项目,依托星光集团玉米蛋白原料优势,采用国际领先的生物酶解技术,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为乐陵这座农业大市注入了农产品深加工的新动能。

从新能源固态电池到精密汽车零部件制造,从玉米深加工到高附加值肌醇联产,一个多元增长、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圈正在乐陵加速形成。

眼下,产业增量的突破,已超越传统工业范畴,向更广阔领域延伸。

在今年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泰山体育重磅推出的AI超级体测机,通过“智能体测+教练设备”,实现数字化科学健身指导闭环,许多观众亲身体验后,对体测机的功能赞不绝口。

依托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泰山体育加速培育体育产业创新新生态,在新材料、芯片等领域积极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发展新突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令人振奋的新维度。

新机制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一个个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一处处建设现场热火朝天,乐陵经济跃动的脉搏背后,折射出的是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实行动与制度保障。

乐陵市创新构建“全链条护航”机制,要素保障团队靠前服务,主动对接需求;审批通道持续优化,破除制度性障碍;资金支持精准灌溉,解企业燃眉之急。这套组合拳有效推动了项目从签约到达效周期的大幅压缩。

得益于“预审批+承诺制”改革带来的“拿地即开工”极简模式,汇源冷链项目开工时间足足提前了两个月,生动诠释了“乐陵效率”的内涵。

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的澎湃动力,其根源在于适宜创新的沃土。乐陵市深谙此道,着力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今年上半年,一项数据格外亮眼:全市23家企业共获得26笔、总额达8714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同比激增185%。这不仅仅是资金的注入,更是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双轮驱动”下,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最有力的信心背书。

乐陵在政策供给上做足了“精准”文章。市工信局编印的《工信领域惠企政策申报指南》,被企业家们形象地称为“政策导航仪”;市人社局牵头,创新推出“创业陪跑”工作机制,为企业成长提供“贴心导航”……

“过去找政策像大海捞针,现在按图索骥就行。”刚获得技改补贴的星光首创负责人曹建帮感慨。

今年以来,市工信局已争取政策14项、正在争取政策6项、拟争取政策1项。更为重要的是,乐陵已建立起“争取到位一批、加速推进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梯次化、接续性政策供给体系,形成了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撑网络。

营商环境沃土培厚,乐陵聚力创新驱动、项目牵引,向“新”而行,迈出高质量跨越发展铿锵步伐。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