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里的乡愁

□董雯

乡愁就是飘在生命里的那朵白云,蔚蓝的天空,淡淡的微风,那美丽的云朵就飘在天际。记忆里的乡愁就是那条清澈的河水围绕的小村庄,白墙黑瓦竹篱笆,民风淳朴自然,鸡犬之声相闻。记忆里的乡愁就是春天的勃发,夏日的成长,秋天的收获,冬日的暖阳。

春日的村庄,犹如一幅水墨。巷口那棵老柳树,它古朴而沉默,苍老的树皮泛着青黑,它总是那样安详,从容安静地堆积着年轮,萌动春芽,让紫燕穿飞,任顽皮的小童,爬上树折下嫩绿的枝条,做成声音或粗或细的柳笛。街边墙角的杏花,偷偷从花墙中探出头来。繁花似锦,一场春雨过后,空气清新,淡淡的花香伴着泥土的芬芳。雨后的黄昏,炊烟袅袅升起,那便成了一幅动态的画卷。

围绕村子的小河,水清净明,绿色的茅草尖尖向上,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特别喜欢渠边的蒲公英,那妖艳的金黄总会抢入人的眼睛,总会在这时摘上一束,任白色的汁液弄满了双手,或与几个伙伴一起,将花插在头上,便多了几分乡间野丫头的风情。那头藏了一冬的黄牛,在夕阳的余晖里,慢慢地耕耘,黑色的土地被翻开,一声吆喝,一声清脆的鞭响,一弯铮亮的犁头,在无限的安恬里悄悄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记忆里的乡愁就是夏日里嘶嘶的蝉鸣,故乡的蝉声尤其悠扬,那声音歇斯底里,那怒吼的声音里多是对生命的渴望,穷其一生短暂的时光也要努力唱出心中的歌。记忆里的乡愁就是村内的水塘里孩童的嬉戏,犹记得一场暴雨过后,巷子里的水哗哗流向水塘,那儿变成了夏日的一道亮丽风景,农妇们便在柳荫里洗涮衣服,孩子们则纷纷跳入水里乘凉嬉戏。

夏天是成长的。地里的玉米乌油油的黑壮,棉田里开着黄白色的花朵,就连路边的野草也会长得萋萋然,绵延无边。

记忆里的乡愁就是秋日的收获,是飘荡在空气里的玉米秸秆的香甜,是散落在路边的一朵朵野菊花,是晾晒在屋顶上的金色玉米,是开在田野里的一片银白。

记忆里的乡愁就是门前的那棵老枣树,枝叶繁茂,秋天的枣儿红艳艳地挂在枝头,是孩子们手持长长的竹竿,仰头张望、寻找敲打的快乐,那粒粒红枣,被竹竿打下,在地上蹦跳着,捡起放在嘴里咀嚼得嘎嘣脆响,甜甜的滋味醉人醉心。经历了播种与成长,秋就是希望,就是果实,就是一年的盼望,是每个屋檐下飘出的淡淡的煮玉米和毛豆清香。

秋是劳累的,但又是让人惊喜的。

记忆里的乡愁就是冬天的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某个夜晚,雪花便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早晨起来开门后的满目莹白和声声的欢呼。是田野里雪地上的几处野兔深深的脚印,是邻家院子里的几声犬吠,是夕阳落幕红白相间的惊艳。

记忆里的乡愁就是冬天里狂风的呼啸,是屋檐下结成的几尺长的冰凌,是院子里水缸里透明的冰和含在嘴里冰的寒凉,是冬天喝的地瓜玉米粥和几碟子黄豆咸菜,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墙角晒太阳。

记忆里的乡愁就是那口永远难忘的全村人挑水的古井,就是那个满头白发的奶奶手里放不下的蒲扇,就是生命里的那片云朵,飘在梦里,飘在心里,那么美丽,那么令人向往……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