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激活人才“引擎”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走进十里望回族镇南营村造型树种植基地,中华太阳李、柽柳、红丽海棠等苗木被修剪为伞状、柱状等不同的造型,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基地种植面积410亩,有树种26种,年产北方造型树3000余株,2024年实现销售额400余万元,今年,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我计划进一步扩种150亩,目前正在流转土地。”种植基地负责人张振南说。

南营村造型树种植基地由返乡创业人才张振南创立,大学毕业的他坚持回乡创业,通过多地考察、拜访专家,决定种植苗木,将传统苗木打造成精品造型苗木,成功培育出适合北方气候、耐寒抗旱抗盐碱的造型苗木,并将亩均产值提高近20倍。通过几年的不断实践,张振南成了苗木种植的“行家里手”。主动为苗农提供种植技术,带动50余名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2019年4月,韩寨村返乡青年韩来刚创立山东伊旺清真肉类有限公司,走进山东伊旺清真肉类有限公司,车间内外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分割、加工、包装、发货,一箱箱牛肉即将装车运往全国各地。公司拥有繁育、饲养、防疫等专业团队,带动养殖户和加工工坊30多个,覆盖肉牛养殖、饲料加工、屠宰、食品加工等全产业链条,带动40余名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十里望回族镇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聚焦“用、留、育”,打好“乡情感召牌”和“真情服务牌”,聚焦返乡创业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建立共享人才库,开展“雁归兴望”人才推介活动,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吸引人才返乡创业;用好“政府贴息创业担保贷款”和“五类人员”返乡创业贴息补贴,从返乡创业人才中培养党员、村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高政治待遇,提升返乡创业青年创业积极性;充分发挥“传帮带”制度,“手把手”培育技术人才,开展农业技术、电商直播人才、就业创业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能力素质,通过自愿报名+资格筛选的方式,甄选有创新、会经营、想学习的优秀人员,组织外出参观、实地考察、学习调研,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引进来,助推经济发展,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截至目前,全镇共吸引各领域优秀人才120余人,为推动乡村振兴打下坚实人才基础。

下一步,十里望回族镇将持续深化人才振兴战略,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强化服务保障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培养模式,让人才在乡村广阔天地充分施展才能,以人才为强劲引擎驱动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绘就乡村蓬勃发展新画卷。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