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老区崛起生物制药产业高地丨走在前 挑大梁·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2日讯 生物药研发被业内形象地比作“九死一生”,只有不到10%的药物可以幸存下来。鲁南制药却在这条艰难的路上持续投入:建成国内领先的生物药研发平台,打造出集上游细胞培养基、中游生物药产品以及下游销售的全产业链创新品牌。

山东作为医药产业强省,现代医药产业链已形成药品、医疗器械、胶类药物、化妆品四大细分领域协同发展的格局。目前全省医药生产企业超5000家,12家企业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二。

记者在鲁南制药集团,看到了一款最新获批上市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它是山东首个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生物类似药。首批发往市场的产品正在装车,未来全国各地的患者都能够用上它。

生物制剂以其更好的靶向性和更小的副作用,成为药企竞逐的新蓝海。2010年鲁南制药正式立项利妥昔项目,然而细胞实验面临着需要大量进口培养基的困境,给研发团队出了一道难题。

鲁南制药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赵丽丽告诉记者:“我记得当时的价格是在150—200元左右每升,我们小量生产,比如说用几毫升或者几升都还可以,但是我们一旦上市以后,规模可能在几千升甚至上万升,那这个成本就很高了,我们整个团队立志于开发自主的无血清培养基。”

这瓶液体就是培养基,通俗来说就是养细胞用的“营养液”,把细胞养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鲁南制药生工六室技术副主任程凡亮说:“我们从文献搜到的那些配方、一些知识,去培养细胞,怎么也养不活,细胞放在我们的培养液中,不生长,慢慢死掉了。”

为了找到问题症结所在,鲁南制药投入5000万购买细胞培养设备,团队每天泡在实验室里,对60余种培养基成分进行逐项优化测试,从海量数据中寻找蛛丝马迹。

鲁南制药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赵丽丽说:“有时候,梦到的时候还能去想解决的方案,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我脑子里可能就有一个方案。早晨起床的时候,我在想着,我去刷牙,刷了刷,我才发现这个不是牙膏,是洗面奶。”

历经上千次失败,团队最终确定培养基精确配比方案,不仅能养活细胞,而且还让它长得好,成本更是从每升150元降到了10元。

买设备、拉队伍、建平台,尽管培养基研发成功,但是团队并没有喘口气、歇歇脚,因为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等待他们的还有小试、中试、临床样品生产等一座座山头等着去征服。

从小试到中试,放大的过程可谓步步惊心。培养一批细胞就要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批次下来就要花费20万元,一旦出现纰漏,所有努力就会付之东流。

鲁南制药生物制品中试负责人王仕利说:“我最怕的就是晚上有人给我打电话,尤其是后半夜接到电话,大概率就是有异常,就爬起来跑实验室里。”

尽管长路漫漫,但是鲁南制药雷打不动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5%砸进研发,建起了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因为地处沂蒙老区,企业拿出最优厚的条件和最先进的科研设备吸引人才。

赵丽丽说:“我是想把他拽过去,结果被他拽回来了。”赵丽丽丈夫、鲁南制药集团副总经理刘忠说:“当时觉得想法很简单,因为这个地方来了之后我可以自己建平台、建实验室、建项目组,对我们研发从来就没有说什么钱不投,什么钱不花,没有过!”

在此之前,赵丽丽从中科院生化所博士后毕业,已经到美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工作。而她的爱人,南开大学博士毕业的刘忠却说服妻子留在了鲁南制药。

当时的选择后悔吗?赵丽丽回答丈夫:“肯定不后悔,有这么好的平台,这么好的领导,这么好的团队,这么好的爱人!现在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 

15年科研攻关,项目团队从最初的不足十人,到现在的两百多人。就在上个月,鲁南制药首个抗体类生物药获批上市,价格仅为国外最高售价的五分之一。

一个生物药的突破也带动生产线打造和链上产业的创新集聚,目前企业已经有3个生物制剂,不仅打通了生物制药的全产业链,而且通过5大国家级科研平台和11大省级平台,支撑年均超100个新药研发项目,覆盖化学药、中药、生物药三大领域。

鲁南制药集团董事长张贵民告诉记者:“今后我们有非常多的同类产品,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就游刃有余,能够为我们的生物制品的研发,奠定了非常好的整个全链条的这种经验和成功,让鲁南的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记者手记:面对“九死一生”的行业定律,鲁南制药15年磨一剑,让沂蒙老区拥有了自己的生物药品牌,让“用得起的好药”惠及万千患者。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一条自主产业链的崛起。路虽长,但这份“死磕”的韧劲儿,让人相信未来可期。

来源:山东新闻联播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