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截至10月末,德州银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超20亿元——逐“绿”而行 催生发展新活力

德州市鑫瑞鑫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设备正在加紧调试中
□本报记者赵鑫玲 本报通讯员王秀波 华晔
在国家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引领下,德州银行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加强服务创新,为区域经济绿色转型注入强劲的金融动能。截至10月末,该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达20.37亿元,较年初增加3.08亿元,增速17.81%。
零碳冷库项目获“及时雨”
初冬时节,陵城区零碳数字新能源冷链产业示范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作为该区首个超低温零碳冷库项目,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配套分布式光伏、储能设施及充电桩,兼具冷链仓储与低碳园区功能。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填补区域零碳冷链设施空白,助力本地农牧产业升级。
了解到项目存在1.4亿元资金缺口后,德州银行主动对接企业,启动“总行—支行”联动机制,牵头组建银团贷款,迅速成立专项尽调小组推进审批流程,高效为德州市领航新能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审批通过7000万元银团贷款。
“银行的快速响应和定制化银团服务,为项目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企业负责人表示。项目全面投运后,将形成年周转万吨级的冷链仓储能力,光伏设施预计年减碳量超过一千吨。
“智改数转”跑出加速度
在夏津县,德州市鑫瑞鑫纺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也是一片繁忙景象。作为省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其年产2万吨高性能纱线项目正加紧设备调试。然而,前期基建投入巨大,后续设备购置的资金压力让企业一度犯难。
“设备款一度让我们发愁,多亏德州银行4500万元贷款迅速到位,项目下个月投产更有底气了!”项目负责人感慨道。今年10月,德州银行夏津支行在走访中精准识别企业需求,第一时间推荐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产品,并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从对接需求到完成首笔放款,仅用时5天,以高效服务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完善体系筑牢发展根基
两大重点项目的高效推进与绿色信贷的稳健增长,得益于德州银行构建的全方位绿色金融服务体系。该行从制度建设、机制创新、产品迭代、风险防控四个维度协同发力,确保绿色金融业务增速持续领先。
制度层面,该行印发了《绿色金融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了发展路径与政策保障。产品创新上,不仅推出了碳排放权质押贷款、设备更新改造贷等特色产品,还正积极研发“绿色工厂贷”,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同时,该行实施差异化定价政策,降低绿色企业融资成本,并通过建立绿色项目库,实现精准对接。
“发展绿色金融是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德州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继续聚焦省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加大对循环经济、清洁能源、产业升级等领域的支持,不断完善产品与服务机制,以更优质的金融服务为区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