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百集团打造“新标尺”重塑“老味道”——中央厨房“净”益求“净”

工人们在无尘全自动化面食制作车间内赶制面点

德百中央厨房厂区俯瞰

每一把面条都要经过严格把控

全自动清洗筛选,确保豆芽品质优良

依托智能厨具,最大化保留食物营养

中控室内实时监测,保障生产安全

对出厂的食品进行安全检测

设立“安心厨房”供市民选购产品

□本报记者王志强 刘振兴 孙耕 本报通讯员张宪军 张卫 摄影报道

澳德乐商场负一层超市,一销售馒头、面条的专柜前,标识牌上醒目地写着:德百中央厨房出品,德百自营,好食材匠心造。几步之遥,熟食区的猪蹄、鸡爪,以及更远处蔬菜区的豆芽,与这些面条、馒头一样,都来自德百中央厨房。

该中央厨房位于德城区黄河涯镇的德百陆地港物流园区,11月10日正式投产,生产的产品供应所有德百商超。

11月26日,记者走进德百中央厨房,实地探访其如何兑现广告承诺,如何为百姓餐桌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一见面,德百中央厨房厂长郭梁便介绍道:“业态融合浪潮下,消费者对‘即时’与‘健康’的需求强烈。德百集团自建的中央厨房,聚焦豆芽、馒头、面条、熟食四大民生基础品类,以‘严苛标准、科技赋能、匠心工艺’为核心,构建了从源头到餐桌的全链路标准化生产体系,以民生为本,以品质为先,让每一个产品都装满安心与温度。”

车间外,透过透明玻璃望去,不见烟火缭绕,唯有洁净环境中的精密协作。德百中央厨房用科技赋能传统美食,用“智能标准化”的“新标尺”重新定义“老味道”。

进入车间前,需经过更衣、洗手、消毒、风淋等一系列步骤。车间内,卫生管控极为严苛。这里以远超行业标准的要求,构建了“全空间、全流程、全人员”的三维卫生管理体系;采用“分区隔离、负压控制”设计,严格划分功能区。每天,这里都要经历“高压喷淋+食品级消毒剂擦拭+紫外线杀菌”三重清洁消毒,确保车间环境菌落总数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生产标准。

一滴水,见证品质决心。德百央厨的生产用水,需经过“原水过滤、反渗透净化、紫外线杀菌”三级处理,达到直饮标准。

不同车间,有着不同的风景。

在豆制品车间,见证着自然生长的力量。

拒绝催熟剂与漂白剂,精选豆种在恒温恒湿的孵化间里,由自动化系统定时喷淋。经过四到五天自然生长,豆芽即可采收。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均为零。

在馒头、面条车间,有着老面唤醒的醇香和精准控出的筋道。

蒸馒头,这里执着于复刻“老面馒头”的经典风味。国家一级小麦粉与纯净水精准配比,核心在于“老面发酵”。在28℃—30℃的车间中,天然酵母菌群发酵约两小时,赋予馒头独特的醇香和绵密气孔。出锅的馒头,蓬松柔软,麦香浓郁。

一碗好面的灵魂在于“筋道”。高筋面粉与纯净水在和面机内精准混合,经过恒温醒发,使面筋充分形成。随后,面团在压延机下经历五次由厚至薄的精准碾压,形成均匀面皮,再被切割成各色面条,确保久煮不烂、爽滑可口。

这里的酱卤类车间,恒温锁住卤香与营养。

酱牛肉、卤猪蹄等经典熟食,在这里实现了传统配方与现代工艺的结合。原料经严格预处理后,投入由天然香料熬制的老卤。卤煮环节精准控温在95℃—98℃,既深入入味,又避免肉质变柴。出锅后急速降温,抑制微生物滋生,最后真空包装,锁住风味与安全。

全链路守护不止于车间。德百央厨的品质坚守,延伸至车间之外:与优质供应商合作,原料入库前必经三道检验,源头可溯。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控生产关键参数,异常即时报警,过程可控。专业实验室对每批次产品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放行,确保成品可测、可追溯。采用“低温冷链”配送,全程温控,确保产品新鲜抵达德百商超。

走出车间,“每一步标准化,每一环零偏差”的标语,无声地诉说着企业的承诺和追求。“从一颗豆芽、一个馒头到一份热气腾腾的餐食,德百央厨用标准化的生产线,输出的是不变的安全承诺,用科技化的管控,保障的是千家万户的日常幸福。”德百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