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抢抓暑期黄金期 夏日经济热力十足

我市抢抓暑期黄金期,加快文体旅商深度融合,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业态创新 夏日经济热力十足

乐陵影视城流光溢彩、游人如织。贾鹏 摄

“德BA”带动“体育+消费”持续升温

□本报记者 马乐

在繁华商圈看一场沉浸式演出,到博物馆打卡心仪展览,身着汉服游览景区,跟着体育赛事奔赴一座城……

暑期是全年最长的旅游旺季。我市抢抓暑期消费“黄金期”,不断丰富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景,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出游选项。从城市到景区,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文旅消费热潮涌动,为“夏日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跟着赛事去旅游体育流量变文旅增量

8月24日,2025海峡两岸街舞交流大赛在我市举行,吸引了来自海峡两岸的500余名街舞选手和爱好者同台竞技。来自辽宁的参赛者罗文祥在完赛后感慨:“德州城市很美,听说有很多热门景区,还有不少美食,我和队友打算在这儿玩两天。”像他一样,不少参赛人员在赛后开启深度游玩模式,将泉城欧乐堡度假区、乐陵影视城等景点纳入行程。

同一天,“德BA”季后赛火热进行,赛场内外充满地域特色的“文化PK”为观众带来更多看点。平原啦啦队的威风锣鼓声响彻全场;临邑队带来了洛北春酒和2000份当地特色美食发给现场观众,“用家乡味道交个朋友”;宁津县杂技团则表演了柔术、耍中幡等绝活,为比赛开场、为球员助威。

“跟着赛事去旅游”成为这个暑期文旅消费新热点。我市文旅部门借力赛事IP孵化,推动文体旅商深度融合,把“赛事”变“赛道”、“流量”变“留量”,让体育赛事成为撬动文旅经济的新支点。

在“德BA”比赛期间,市文旅部门联合全市34家景区、酒店、民宿,推出系列文旅优惠政策。德城区民谣营地娱乐园、杨家圈街区,宁津德百杂技蟋蟀谷等景区针对市民游客开展打折送福利等活动。对于持有比赛门票的观众,更推出了“观赛专属福利”,可享受免票、优惠购票和住宿餐饮折扣等多种优惠,小小门票成为畅玩德州全域、开启文旅消费盛宴的“金钥匙”。“前些天我带着孩子到平原看比赛,在当地住了一晚,第二天凭比赛门票免费到平原东海天下水世界玩了一上午,体验不错。”市民刘君说。

据介绍,今年我市还将举办众多赛事,其中不乏亚太板式网球巡回赛、全国职工气排球锦标赛等国际级、国家级大赛。“赛事是旅游的强力引擎,能直接带来增量客流,拉动酒店、餐饮、交通、零售等消费。”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赛事特色推出相应文旅套餐,推动体育与旅游、文化、商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吸引广大游客在德州“参加一场比赛,开启一段旅程”。

花样新“夜”态活跃暑期消费

8月22日,2025台湾文创美食嘉年华在德百奥莱广场天衢不夜城开幕。为期10天的活动,不仅有民俗文化演出与创意产品展销,还有凤梨酥、蚵仔煎、卤肉饭等台湾地道美食,吸引大量市民驻足品尝。市民曹娜带着孩子前来体验:“能在家门口体验宝岛风情,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台湾小吃味道特别好,推荐大家来品尝。”

宁津县康宁湖文化主题公园内,美食促消费“运河大集”活动同样火爆,铁板鱿鱼、花甲粉、章鱼小丸子等特色美食,刺激着食客们的味蕾。每当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市民游客摩肩接踵,“逛吃、逛吃”,尽享人间烟火气。

随着暑期的到来,每天的18时至22时成为高活跃度的夜间经济“黄金4小时”。我市文旅部门聚焦场景创新,以德百奥莱广场天衢不夜城、运河古街、德院天街等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为核心,围绕夜食、夜秀、夜娱、夜游等多个维度,通过打造特色夜市、升级夜游产品、培育演艺IP等举措,系统推进场景营造、业态创新和服务提升,有效激活夜间文旅消费潜力。

德城区运河古街以“文化+潮流”创新模式,陆续开展泼水节、电音节、旧书市集、跳蚤市场等一系列文化消费活动,激发起市民夜游运河的热情。禹城市启动“禹王亭2025青岛啤酒节”,邀请知名歌手、乐队驻唱,并设置趣味打卡点,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与。

乐陵影视城、泉城欧乐堡度假区则瞄准夜间演艺,让市民游客体验夜晚更“有戏”。 

乐陵影视城推出电音泼水狂欢节,每当夜幕降临,充气泳池内的水花随着DJ的音乐节奏漫天飞舞,以“日游夜玩”的全时段运营模式,将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3小时直接拉到8小时。泉城欧乐堡度假区的沉浸式史诗秀《大河上下》增加演出场次,夜场演出结束后,观众还可观赏水上火壶秀、水影秀及烟花秀,一票尽享四大演艺。

艺术可“消暑”文化好“纳凉”

8月22日、23日,德州市京剧团建团80周年精品剧目展演连续两晚在德州大剧院举行,涵盖了《武家坡》《霸王别姬》等经典剧目,为全市戏迷朋友献上了一场艺术盛典。“父亲是资深票友,儿子也在学唱京剧,我一连买了两天的票,陪他们来过过戏瘾。”市民崔建业笑着说。

今年暑期,我市各大公共文化场馆联动发力,精心策划了主题突出、形式丰富、覆盖广泛的文化惠民活动,从传统到潮流、从高雅到普惠,全方位满足市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消夏成为解暑良方。

德州大剧院推出8场高品质演出,涵盖音乐会、民族管弦乐、芭蕾舞剧等,所有演出均设惠民票价,让市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国家级、省级院团的精彩表演。市博物馆开展“传统文化艺术社教”系列活动,如“竹简载春秋”简牍制作、“七弦承古韵”古琴体验、文物锡纸画等,让市民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市文化馆持续开展暑期少儿公益性艺术培训,12个班级384个课时覆盖音乐、戏剧、书画、非遗等六大板块,惠及320余名学员,以专业师资和趣味课程打造青少年艺术成长空间。市图书馆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德州站活动,对话媒体人敬一丹;承办全省青少年成语经典故事会德州选拔赛、齐鲁文化情景阅读创意大赛德州选拔赛等精彩赛事;提供“德图云听书、云讲座、微科普”服务,云端筑梦让知识跨越时空边界。

多元的文化场馆、丰富的文化活动,成为消暑纳凉的“降温剂”,也成为滋养市民游客精神的“营养液”,让整个城市在炎炎夏日里涌动着文化的活力与温情,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幸福网”越织越密。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