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对接会 举办“科技红娘”促成果转移转化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张志宁通讯员芦娜)8月18日,在位于平原县经济开发区的山东和林新材料有限公司厂区内,一场跨越国界的技术对话正酣。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士安德烈·别拉金斯基与企业负责人围绕“离子改性技术路线优化”“阳离子改性体系标准化构建”等核心课题深入交流,双方就适配中国沥青特性的改性技术联合攻关达成共识。
这场合作缘起8月16日举办的德州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对接会暨2025高层次外国专家齐鲁行活动。活动中,安德烈院士作了关于道路材料化学改性的报告,报告精准契合企业发展需求,让和林新材料公司负责人当即发出合作邀约,实现从“学术共鸣”到“攻坚同行”的快速转化。
与国外专家对接合作,在我市并非和林新材料公司一家企业。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我市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目前已集聚规上企业269家,形成坚实发展基础。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德州天衢新区管委会、山东省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市科技局三方联动,以“政府搭台、企业出题、专家解题”模式举办此次对接活动,打通海外先进技术落地转化“最后一公里”。
活动聚焦钙钛矿光伏技术建设、智慧能源系统升级、先进材料制备技术3大产业方向,吸引来自乌克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1名海外专家及国内19名学者参会。通过主题报告、成果推介、圆桌闭门会议等形式,我市产业链负责人与专家学者面对面破解技术瓶颈,共商发展路径。
活动结束后,市科技局充分发挥“科技红娘”的作用,分组带领国内外专家深入各县市区企业一线调研对接。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张学军教授与山东格瑞德人工环境产业设计研究院达成合作意向,将联合攻关“高效紧凑型蒸发蓄热器设计与优化”核心技术;新加坡、德国、马来西亚等国院士与我市企业就储能技术、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等领域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一系列精准对接让“纸上技术”加速向“产业实效”转化。
“此次活动既是德州聚焦重点产业招才引智的生动实践,更是构建‘全球智慧+本地产业’创新生态的重要探索。”市科技局局长井为民表示,他们将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深化“科技红娘”机制,推动更多海内外高端人才、前沿技术与本地产业需求精准匹配,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