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洋生物玩转玉米“变形术”

原标题:从淀粉厂起步,到中国生物发酵及玉米淀粉加工行业十强——福洋生物玩转玉米“变形术”

福洋生物生产车间。记者胡兵摄

□本报记者胡兵 见习记者付雅杰 本报通讯员辛凯

8月10日,走进位于平原县的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一粒粒玉米的蜕变过程和一条贯穿玉米精深加工的“黄金产业链”。

普通玉米进入工厂后,经过生物转化,变身为葡萄糖酸钠、阿洛酮糖、海藻糖,从每吨2000多元的原料变身为每吨5万元的高附加值产品,身价跃升数十倍。福洋生物生产的葡萄糖酸钠已获得“好品山东”品牌认证,全球出口份额占比高达30%以上,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2009年从一家区域性淀粉厂起步,福洋生物立足现代高效农业和生物技术,专注玉米精深加工,一路披荆斩棘。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4个生产实体、3个创新平台、1家物流公司的集团化企业,跻身中国生物发酵及玉米淀粉加工行业十强,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绿色工厂、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玉米“变形术”的核心密码,在于科技人才支撑、科研创新驱动。企业组建了近200人的精锐科研团队,打造了福洋科研创新中心、上海新产品应用研发中心及山东福洋生物制造工程研究院三大创新平台。与国内十余家知名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同20多位院士、专家开展深层次合作。强大的创新引擎结出硕果:福洋生物已参与4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申请国家专利100余项,相关成果获得中国轻工联科学技术奖2项、省市科技进步奖10余项。

作为德州食品产业链链主企业,福洋生物不仅自身强大,更积极赋能全产业链。通过技术咨询、产品应用服务、专家授课等形式,为链上企业提供有力支持,全力擦亮德州“淀粉精深加工”的金字招牌。

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秀文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未来5年,福洋生物将重点攻坚合成生物前沿技术,大力推进健康食品、生物医药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高新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年产值150亿元以上。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