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东世纪星公司深入市场调研,加强研发投入——智能交互 重构室外健身新生态
▲今年5月,在第42届中国体博会上,客户在世纪星展位体验新型健身器材
激光切割机火花四溅,在钢板上勾勒出流畅线条;六轴焊接机械臂灵活舞动,焊点精准如星落;自动涂装线40分钟便完成三层防护喷涂……7月28日,在山东世纪星文体器材有限公司车间,一件件“X”型室外健身器材披上新装,整装待发。它们将告别粗放、体验感差的“刻板印象”,作为融合未来感与极致性能的“公园新风景”,面向全国走进居民社区。
世纪星创建于2009年4月,位于庆云经济开发区。从活动看台到塑胶跑道,再到室外健身器材,这家德州本土企业深耕多系列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当市场上健身器材深陷功能相似、设计趋同漩涡时,山东世纪星文体器材有限公司营销副总任文亮指出了企业的破局之道:“室外健身产品同质化问题由来已久,我们坚信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以智能交互为引擎,重构室外健身新生态。
作为山东省首批体育产业基地,庆云县历经多年沉淀,培育出170余家体育企业,形成从原材料供应到智能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条。在山东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宁津、乐陵、庆云三地共建体育器材制造基地背景下,世纪星与5家规上企业组成“创新雁阵”,成为德州打造特色体育名城的重要支点。该县成立产业链专班,出台专项规划,以“培优强链、创新强企、立标强质”三大行动,为世纪星这类企业注入发展动能。
“X”型室外健身器材正是这种破局思维的结晶。它不仅是新产品,更是世纪星赋予品牌的全新语言。山东世纪星文体器材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年建龙表示,“X”承载着极限、科技、未知的寓意,象征企业不断探索和超越的理念。它从冰冷的符号,升华为一种设计哲学与品牌承诺。
“X”型室外健身器材的匠心设计还体现在每个细节:主体硬朗风格呼应“X”的科技感,而与人接触的座椅、扶手、顶部则采用圆润弧形设计,安全舒适中拉近人机距离。凳子表面的跑道纹理强化运动基因;立面LED呼吸灯随运动方案变换光语,为训练注入韵律。椅子的镂空设计更是巧妙实现通风渗水,减重与实用兼得。这些精巧设计让健身器材从“能用”跃升为“好用且悦目”。
在山东世纪星文体器材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蔺存江看来,好产品赢得市场绝非偶然:“X”型器材研发前期即与客户深入沟通,基于扎实市场调研,从颜色、功能、造型等多维度变革,其人性化设计让使用者更舒适、安全。正因如此,它在今年的中国体博会一亮相便广受青睐。
科技创新并非无源之水。世纪星深谙此道,持续浇灌研发土壤:公司拥有20余人的自主研发团队,每年研发投入占到销售额的6%。厚积薄发,其研发平台先后被认定为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德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德州市室外智能健身器材技术创新中心等产学研协同枢纽,手握有效专利48项。所有产品均通过NSCC国体认证或CSC中体联认证,严苛品控让科技落地更可靠。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室外健身器材10强等荣誉加身,成为品牌智能升级的坚实后盾。这也呼应了庆云县在实施创新强企行动中,重点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战略部署。
“我们正在推进第一批室外自发电组合式智能健身驿站研发项目,计划布局公交车站、健身公园、学校、企业等场所。”蔺存江展望未来应用场景。这些驿站将实现自主发电、远程数据接收等功能,把“智能交互”理念推向更广阔的公共空间,让服务从产品延伸至全周期体验。从“卖产品”到“卖服务”,世纪星的品牌进化之路清晰可见——当器械能感知运动强度、动态调节方案,健身者收获的不仅是产品,更是全天候的“数字健康伙伴”。
从昔日户外器械的粗放印象,到今日智能交互的精细服务;从单一产品的提供者,到健身生态的构建者——世纪星以“X”为犁,深耕科技创新沃土,破开同质化竞争的板结层。当公交站台的智能驿站记录下晨跑者的心率数据,当校园健身角为孩子们定制安全训练方案,当呼吸灯随运动节奏明灭如城市脉搏,这家德州企业的品牌故事,正融入庆云县打造“北方健身路径生产基地”的产业宏图,也汇入中国体育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跃升的大潮,在每一次居民舒展筋骨的畅快中,写下温暖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