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禹熹
盛夏时节,热浪翻滚。古代没有冰箱和空调,人们却能在酷热中寻得一份清凉与惬意,这背后离不开他们智慧的消暑饮食。
一说到夏天,最先想到的便是那汁液饱满、味道甘甜的西瓜。西瓜,在古代又称“寒瓜”,其性味甘寒,有着清热解暑、除烦止渴的妙用。诗人方回有“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的诗句。那圆滚滚的西瓜切开后,红瓤黑籽,汁水四溢,看着就让人心生凉意。在炎热的午后,从井中捞出冰镇好的西瓜,一刀切下,清甜的瓜汁溅在手上,咬上一口沙瓤,冰凉甘甜瞬间弥漫喉咙,暑气仿佛一下子就驱散了大半。
除西瓜外,古人还喜欢在夏日饮用各种清凉饮品。酸梅汤便是其中的经典一款。酸梅汤历史悠久,宋代便有记载。它以乌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等为原料,慢火熬煮而成。酸梅汤色泽红棕,酸甜可口,具有生津止渴、消暑提神的效果。明清时期,酸梅汤风靡一时,成为宫廷和民间夏日必备的消暑饮品。那冰镇过的酸梅汤,喝上一口,酸酸甜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清凉直抵心田,让人暑热顿消。
荷叶也是古人夏日饮食中的常品。宋代人伏日,以“浮瓜沉李……包鲊新荷”为避暑饮食,那用荷叶包裹的食物,带着荷叶的清香。荷叶粥更是夏日佳饮——将新鲜的荷叶剪碎,与大米一同煮粥。煮好的粥散发着淡淡的荷香,口感清爽,具有清热解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在炎炎夏日,喝上一碗荷叶粥,仿佛置身于荷塘之中,感受着清风拂面,暑气顿除。
唐代盛行的“酥山”也是一道令人惊艳的夏日甜品。“酥山”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酥”,另一个是冰。“酥”的制作方法比较复杂,需要将食料反复加热和一层一层筛除,最后得到软糯的“酥”,将其放入盛着冰的碗里,再加入甜美的水果榨汁。那冰凉的“酥山”,吃上一口,冰爽与甜蜜交织,带来无尽的凉爽与愉悦。
还有那一碗碗清爽的绿豆汤,也是古人夏日消暑的法宝。绿豆性凉、味甘,将其煮成汤,加入适量的冰糖,冰镇后饮用,那清凉甘甜的味道,能让人瞬间忘却暑热。在那没有电风扇、空调的年代,一碗绿豆汤便是最好的消暑佳品。
古人盛夏的饮食,充满了智慧与诗意。他们在酷热中,凭借着对自然的观察和对食材的巧妙运用,创造出一道道消暑美食。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味蕾的需求,更带来了夏日的清凉与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