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庆祝“三会”闭幕向着幸福再出发

 (三)

    2012年2月的前半月,尽管春寒料峭,但市区各大宾馆的会议室里,却是热潮涌动。参加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代表、委员们用一次次热烈的掌声表达着对市委、市政府新的战略部署的支持和拥护,对幸福德州、幸福未来的期盼和憧憬。

    站在又一个历史节点上,面对560万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郑重发出了“推动科学发展、励志创新图强,共同谱写幸福德州建设新篇章”的动员令,以雄伟的气魄和战略的视野勾画出未来五年幸福德州建设的宏伟蓝图。

    这五年,我们需要时时做到戮力攻坚。

    我市已经进入推动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进入深化区域融合、纵深推进对外开放的加速期,进入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关键期。

    这一时期,矛盾困难凸显、区域竞争加剧、发展压力骤增、民生诉求迭现,如果没有一股舍我其谁的豪气、没有一股攻坚克难的勇气、没有一股开拓创新的锐气,我们就难以超越对手、争先进位,就难以把握主动、柳暗花明,就难以冲出“雷区”、冲上“高地”。

    这五年,我们需要牢牢把握“四大战略”。

    “产业强市”——夯实幸福德州的根基,让现代产业成为德州发展最突出的标志。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产业都是经济发展核心,抓好“产业强市”战略,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只要我们毫不动摇、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幸福德州建设就有了源头活水、汩汩不尽。

    “文化立市”——提升幸福德州的品位,让先进文化成为德州发展最有力的支撑。文化作为引领城市成长的灵魂,积淀着城市的核心价值,既是一个城市腾飞跨越的坚实基点,也是一个城市不懈求索的最终归宿。坚守住这片精神家园,我们无论是仰望星空,还是俯首前行,都会迸发出一种超越今天、超越自我的强大动力,都会拥有一份敢于担当、勇于争先的执着和充实。

    “生态美市”——优雅幸福德州的家园,让生态文明成为德州发展最靓丽的品牌。把发展生态文明作为实施战略,本身就是一种战略视野。“既为今天的发展尽力、更为明天的发展负责”,是新一届党委、政府对子孙后代的庄严承诺。当各级党政追求“绿色政绩观”、广大企业追求“绿色生产观”、全社会追求“绿色消费观”成为一种自觉行动、一种社会潮流,我们就真正拥有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制胜法宝,掌握了广纳资源、战胜对手的第一竞争力。

    “惠民安市”——丰蕴幸福德州的内涵,让共享成果成为德州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民生历来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惠民”,既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只有让人民群众不断分享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他们才会露出由衷的幸福笑容,才会找到惬意的幸福感觉。

    这五年,我们需要紧紧盯住“四大目标”。

    形象目标——建设综合实力领先的区域中心。一个区域的综合实力就是凝聚力、竞争力,就是辐射力、带动力,唯有“领先”周边,才可能成为“中心”。作为相对欠发达的德州,我们既需要总量的大步提升,更需要速度的大幅攀升;既需要整体上跨越进位,更需要优势上重点突破;既需要扬长避短,更需要取长补短,从而确保稳扎稳打、步步领先。

    品牌目标——建设特色突出的产业名城。 “10+3”现代产业体系的大力培育,不但使我市主导产业的特色日益彰显,而且让我们拥有了叫板对手的条件和勇气,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在一个个重大、特大项目的支撑下风姿初露,20多个“国”字号产业基地声名鹊起。只要全市上下统一共识,奋力推进,“产业名城”的品牌一定会实至名归。

    品质目标——建设优势明显的区域文化高地。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展示一个城市潜力、实力、魅力的“窗口”,对内是亲和力、凝聚力,对外是吸引力、影响力。 “区域文化高地”之“高”,就是文化资源潜力的充分释放,就是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就是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价值目标——建设共享幸福的美好家园。“美好家园”是幸福德州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展现的是党委、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情怀。“美好家园”的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要我们真正扑下身子,大力弘扬“厚德、包容、创新、图强”的德州精神,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创业,不懈奋斗,就一定能营造出一个充满富足感、稳定感、安全感、成就感、舒适感和归属感的幸福之城。

    这五年,我们需要处处激发“四大动力”。

    需要激发改革的促动力。 “不改革就死路一条”。二十年前,小平同志振聋发聩的声音仍萦绕在我们耳边。突破前进路上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唯有不断深化各项改革。要着眼未来,顶层设计,集中精力,强势推进。重点破除那些僵化封闭、狭隘落后的思想观念,变革那些运转阻滞、效率低下的体制机制,摒弃那些不温不火、平推平拥的工作方式,突破那些制约发展、掣肘跨越的瓶颈问题。

    需要激发开放的带动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开放是最大的资源。京沪高铁的开通,为德州搭起更加广阔的开放平台。积极对接京津济、加速融入周边区域经济圈,已成为我市跨越赶超的必然选择。新形势下,我们要把握开放规律,在抢抓机遇、统筹谋划中乘势而上;找准开放定位,在配套协作、共兴共赢中融合互动;突出开放特色,在放大优势、打造品牌中谋求跨越;优化开放环境,在提升品质、强化服务中广纳资源。

    需要激发创新的驱动力。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第一引擎,只有创新才能加速转型,只有转型才能跨越发展。创新就要永不满足,不断提升标准、提升境界,不断突破前人、突破自我;创新就要善于纳新、善于学习,永远站在时代前列;创新就要敢闯新路,不为陈规所羁、不为传统所困,立足实际,大胆创造;创新就要勇于攻坚,看准了的事,再难也要干成,再难也要干好。

    需要激发实干的推动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科学发展的美好明天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科学都没有。面对激烈的竞争,全市上下必须全面提高工作集中度、强化工作执行力,做到工作在实干中推进、问题在实干中解决、成效在实干中体现,让实干成为一种风尚、一种境界、一种追求。

    似锦前程催人进,疾风快马再加鞭。伴着新一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响亮号角,厚德、包容、创新、图强的德州又意气风发地跨上追求幸福的新征程。

    □德政研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