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以来工作亮点综述

□本报记者马乐本报通讯员田韦君

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扩面,1.5万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享受生活补贴,5.8万人享受护理补贴;资助1847名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和残疾学生圆梦大学;培育扶持省、市级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107处,累计开展城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8904人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全市各级残联组织把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贯穿始终,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戮力同心、攻坚克难,凝聚起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加强民生保障,残疾人生活状况显著改善

12月20日,夏津县“好大姐”家政服务公司工作人员来到位于县城的残疾人王立荣家,为她理发洗澡、换洗衣服被褥。

王立荣今年27岁,和丈夫卞大威都是智力二级残疾,没有劳动能力,两人以及他们的孩子一直由卞大威的父母照顾。随着老人年龄渐长,日益感觉力不从心。夏津县残联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好大姐”家政服务公司,组织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项目,为精神和智力一级、二级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今年王立荣被纳入护理范围。“儿媳妇每月有低保金,能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还有服务人员经常来照顾,真是帮了我们大忙。 ”王立荣的婆婆说。

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得到更多关注和照顾。近年来,我市优化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德州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从民生保障、就业增收和提升服务水平及教育水平等方面,对残疾人进行优先补助。

“残疾人两项补贴不断提标扩面,1.5万名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享受生活补贴,5.8万名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阳光家园计划’已为7000余人次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市残联理事长张莉介绍。

我市大力改善残疾人生活环境和出行条件,为3192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或配发无障碍器具,为8378人次残疾人办理了城区免费公交爱心卡。全面落实残疾人15年免费教育政策,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开展“我和你·心连心”扶残助学、励志助学,资助1847名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和残疾学生圆梦大学。积极开展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打造“我和你·心连心”志愿助残德州品牌,先后涌现出一批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典型,其中全国助残先进集体2个,全省自强模范、助残先进集体及个人27个,全市自强模范、助残先进集体及个人50个。全市13个县市区同时开通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累计受理残疾人信访、咨询、求助事项等热线电话9575人次,接待来访残疾人2208人次,事项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稳定在98%以上,彻底打通了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

围绕重点求突破,残疾人康复服务更精准

12月27日,在德州市育红聋儿语训中心,4岁的小雪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接受着语言康复训练。小雪是宁津人,父母都是聋哑人。“她出生时未通过听力筛查,复查时被确诊为双耳重度听力障碍,这种情况植入人工耳蜗是唯一选择。可一个人工耳蜗得几十万元,我们家庭根本负担不起。 ”小雪的姑姑王甜甜介绍,多亏了市里的听障儿童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小雪免费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康复训练的费用也是全免的。通过康复,小雪逐渐学会了叫爸爸、妈妈等,还能背出《咏鹅》《三字经》,这让全家人兴奋不已。

康复是残疾人就业、就学、融入社会的前提。我市出台《德州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0年)》,整合各类康复服务资源,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和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对有康复服务需求的持证残疾人精准识别、精准康复、精准管理,16.1万人次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到了基本康复服务,精准康复服务率达到99.93%,提供服务总量占持证残疾人数的72.3%,2018年度位居全省第二,绩效评价位居全省第三。

我市建立了残疾儿童早筛查、早干预、早治疗的救助机制,同时将救助年龄从0至6岁提高到0至17岁,救助标准由原来的1.2万元/人提高到1.5万元/人,使更多残疾儿童享受到了优质免费的康复训练与服务。共有5222人次残疾儿童得到免费救助,其中249名听障儿童通过免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走出无声世界。

有效开展残疾预防工作,通过“爱眼光明行”大型康复行动,免费筛查眼科疾病22万人次,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2632例。

同时,扎实推进康复阵地建设。建设市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占地33亩,一期工程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总投资5000万元,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投用后将同时满足600余名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全市10个县级康复中心实现全覆盖,86处社区康复服务站运行良好,形成了健全规范、功能完善的三级康复服务体系。

上下联动全力帮扶,圆残疾人创业就业梦

12月27日,在位于运河经济开发区的德州荣济儿童医院内,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就诊,院内的医护人员不少都是残疾人。

荣济儿童医院成立于2016年,于今年被评为市级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全院45名职工中残疾人就有10名,其中包括院长荣世武。 40岁的荣世武双腿有残疾,因为身体原因,毕业于滨州医学院的他曾被多家单位拒之门外。因此他决定成立一家儿童医院,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跟自己有相同境遇的残疾人。“残疾人理应享受与普通人同等的就业权利,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帮助到更多的残疾人。 ”荣世武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为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促进残疾人就业,市残联出台《德州市残疾人“整体赶平均、共同奔小康”行动方案》《德州市残疾人就业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实施“千牵万·互联网+”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行动,为952名残疾人开展电商技能培训,扶持百余名残疾人实现电商就业创业。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城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8904人次。

开展“共享阳光·残疾人就业创业工程”,培育扶持省、市级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107处,奖励省、市级残疾人创业标兵和致富能手220名,扶持盲人按摩机构52家。组织实施“基层党组织结对助残扶贫工程”和第一书记帮包村“助残致富奔小康”项目,扶持贫困残疾人发展小养殖、小种植、小加工等适宜脱贫项目。

经过不断努力,全市残疾人就业能力显著提升,就业规模稳定增长,就业渠道多元化发展态势明显,2018年底全市12177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基本实现脱贫。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残疾人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着眼于解决全市33万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各级残联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张莉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