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视点·学习手记丨习近平算的“三笔账”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继续对反腐败斗争表明鲜明的态度:“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下,不少单位和地方在布局新一年工作的同时,纷纷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下级党组织之间郑重签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值此时刻,每一位领导干部不妨重温习近平同志当年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三笔账”——经济账、法纪账和良心账。

2004年7月15日,在浙江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脱稿讲话,语重心长算起“三笔账”:“细细算起来,奉献与得到相比,得到的已经是很多了。如果贪赃枉法,到头来锒铛入狱,一辈子毁掉了,这值得吗?”“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管是谁,只要你犯罪,终将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有的腐败分子即便隐藏一时,没有暴露,但作贼终究心虚,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每时每刻受道德和良心的审判,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

这“三笔账”,辞藻不华丽,理论不艰深,语气更像拉家常,却一字一句直抵人心、发人深省,朴实的话语释放着振聋发聩的力量。因为,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假如每位领导干部都能清醒理智地算一算这“三笔账”,那么恐怕谁都会认同:腐败是最愚蠢的选择。在大会上,习近平还代表省委常委,向全省人民公开郑重作出六项廉政承诺。每一项承诺对于全省的领导干部来说,都意味深长,切中时弊、叩问灵魂。

当年,习近平同志给广大干部算的这“三笔账”很快传遍之江大地。这“三笔账”放在今天仍有强烈的警示意义、现实意义。就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召开前夕,4集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在央视播出,引发干部群众广泛关注。蝇贪蚁腐虎祸……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就像警钟一样,敲得人心头直颤。

这些腐败分子,正是没算清“三笔账”,而算成了一笔糊涂账,才成为可唾可悲可怜的阶下囚。

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说明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党中央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全面部署。在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下,广大党员干部更应在心里牢记“三笔账”。

“三笔账”,也是三条“警示线”、三道“护身符”。对领导干部来说,这是一堂永恒的党性、人性教育课。无论是落实发展部署,还是开创事业新局,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