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春天|习近平的滑冰往事:撂下书包就上什刹海

1959年,我国首部以冰雪运动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冰上姐妹》上映。影片真实再现了新中国冬季体育运动发展最初的样子。

《冰上姐妹》电影海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冬天去什刹海滑冰成为那时北京“最时髦的社交”。从小就热爱运动的习近平,经常放学回家一撂下书包就上什刹海滑冰。

小时候的滑冰往事,习近平记忆犹新。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来到承办北京冬奥会冰球比赛的五棵松体育中心。在观看青少年冰球训练和队列滑表演后,他向小队员们回忆道,小时候冬天只能在什刹海的冰面上滑。如果能买一双50元的冰鞋,就算是奢侈品了。弟弟喜欢打冰球,所以想买球刀鞋,而喜欢滑冰的他则想买速滑鞋,但家里只能买一双冰鞋,于是就把买冰鞋的“指标”让给了弟弟。习近平叮嘱孩子们珍惜现在的条件,通过参与运动,锻炼和培养坚强的性格。

过去不光开展冰雪运动的条件“奢侈”,受地理、气候、习惯等因素影响,我国冰雪运动的开展范围也相对有限,甚至有“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的说法。

2014年2月6日,在应邀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期间,习近平对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在中国,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如果冰雪项目能在关内推广,预计可以带动两三亿人参与,由此点燃中国冰雪运动的火炬。”

如今愿景已成为现实。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结束以来,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13亿人;截至2023年底,全国冰雪运动场地达到了2847个,冰雪场地设施突破了季节和地域局限,南方居民参与冰雪运动热情高涨。

2024年1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向社会公开发布了《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热”力十足。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