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衢新区文艺骨干变“种子” 十人带起十支舞蹈队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刘潇 通讯员韩哲)“青悠悠的那个岭,绿油油的那个山……”8月12日,悠扬的歌声在天衢新区宋官屯街道十二里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回荡。铿锵玫瑰秧歌舞蹈队的20余名队员,在队长张建凤的带领下,正为即将到来的街道广场舞大赛加紧排练。

今年63岁的张建凤站在队伍前列,舞步轻盈,充满活力。这位玫瑰公馆小区的居民,是大家眼中“爱唱爱跳闲不住”的热心人。10年前,她从济宁来到德州天衢新区帮忙带孙子。孩子上幼儿园后,闲下来的她决定:“找点乐子,跳跳舞!”

然而,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这么大的小区,怎么连支广场舞队都没有?”张建凤一打听才知,当时周边居民不多且来自各地,彼此不熟,文艺活动自然难成气候。

没有队伍?那就自己建!张建凤首先拉上几位熟识的邻居,一支迷你版广场舞队就此诞生。起初只是几个人自娱自乐,渐渐吸引了好奇的居民加入。“没想到这一跳,就是9年。”张建凤看着日益壮大的队伍和队员们脸上的笑容,心里比蜜还甜。

“老跳一种风格,有点腻了。”一次排练休息时,队员们的闲聊触动了张建凤。作为非专业出身的队长,如何满足大家提升的需求?她找到十二里庄社区党总支书记阎攀攀,“街道文化站有专业老师,帮你们申请指导!”这个答复让张建凤吃了定心丸。

很快,专业舞蹈老师走进社区,带来了“理论+实践”的系统教学。“这不仅提升了大家的舞艺,还教会了我们怎么教别人。”张建凤感慨。

在街道文化站的支持下,舞蹈队获得了很多演出和比赛机会,队伍水平稳步提升。“现在人多了,冬天排练也不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有舞蹈教室给我们用。”张建凤对社区提供的便利赞不绝口。

铿锵玫瑰舞蹈队的成长,是天衢新区培育基层文化力量的缩影。宋官屯街道文化站站长郭月月介绍,每年通过举办广场舞大赛,选拔骨干参加市、区培训,再请他们把所学带回社区,带动更多人。十二里庄的传统舞龙、明月社区的腰鼓队、江南水郡的民族舞、金鼎社区的古典舞,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牌。

今年,天衢新区从区、镇两级推荐10名广场舞骨干参加市级培训。他们将培训内容转化为区级教材,已开展专题培训5期,共培训社区文艺能人56人次。这些“种子”能人,又带动组建了10支新的社区广场舞队伍,参与社区演出等区级文化活动20余场,惠及居民超过2000人次。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