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全国十佳农民”山东省拟推荐人选公示 齐河袁本刚榜上有名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王岳琪)8月4日,省农业农村厅公示2025年度“全国十佳农民”山东省拟推荐人选。齐河县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袁本刚成功入选。

袁本刚是齐河县胡官屯镇人,20年扎根粮食生产一线,带领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覆盖70个村、社员3656户、入社土地10万亩的农民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个人曾荣获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2024年度三农人物、全国“百优保供先锋”等称号,还曾获齐鲁乡村之星、山东省高素质农民大师、德州市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袁本刚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早年曾务工、经商,2000年在胡官屯镇开设农资超市时,他敏锐地发现周边村庄普遍面临“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困局——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农户缺技术、缺设备,小散经营效益低下。2009年,他牵头成立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立志破解这一难题。

创业之路并非坦途。合作社初期仅70余位社员、200多亩土地,袁本刚挨家挨户宣传规模化经营的优势,更以实际行动赢得信任。2013年,合作社托管的200亩玉米因无人机喷药时受风力影响而发生药害,正值灌浆期的玉米半数受损。他当即承诺“损失全算我的”,邀请专家鉴定后,按每亩1300元标准一次性赔付26万元。这份担当让农户们吃了“定心丸”,打那以后,合作社规模迅速扩大。

“让土地多产粮、让农民多挣钱”是袁本刚的初心。他深知科技是粮食生产的“金钥匙”,2012年便斥资购置植保无人机、播种机等设备数十台(套),在各村建立示范田,推广“五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深耕整地、种肥同播、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收获入仓),让农户尝到了“科学种地方能多打粮”的甜头。2015年,他引进玉米单粒播技术,经2000多亩试验田验证,亩均增产超三成,种子用量从5公斤降至1.5公斤,这项技术迅速在周边推广。

近年来,袁本刚持续深化“藏粮于技”实践:2023年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建成玉米科技小院,联合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等机构,引进小麦耙压一体精量匀播、玉米精准滴灌密植等技术,使玉米亩密度从4500株增至5500株,亩产提升150公斤,用水量减少三分之二。

通过科学种植和规模化生产,袁本刚实现了“三减两增一满意”的发展目标,“三减”即每亩减少农资投入成本、种植管理成本和环境成本累计220元;“两增”即增加亩均单产效益260元,农机手年增收2万元;“一满意”即农户每亩地玉米、小麦两季合计增收400元,广大小农户极为认可和满意。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