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屯镇——“小精尖”抱团抢滩新赛道

原标题:二屯镇打造鲁北创新智造产业园,引导入园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小精尖”抱团抢滩新赛道

鲁北创新智造产业园鸟瞰

山东派力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对产品进行调试

山东信达环卫工程有限公司“太空舱”凭借未来感十足的造型走俏市场

□文/图本报记者冯光华 董建新 刘振兴 本报通讯员邱杨 刘倩 苏慧乾

园·看点

●园区共有企业276家,拥有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虽然体量不大,但在细分市场上却分别占有一席之地

●2024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42亿元,研发经费年均增长50%


沿着交通繁忙的105国道,跨越京沪铁路,北出德城主城区5公里,便来到二屯镇鲁北创新智造产业园。

这个初建于2019年的园区,目前企业入驻数量达276家,产业链条在聚集中延伸。202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42亿元、利税1.02亿元,成为冀鲁边界区域“小而精”“小而美”的园区典范。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传统制造到专精特新,我们靠的是攥指成拳的合力和深耕细分领域的决心。”二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邢书瑞的话,道出了园区产业发展与变革的密码。

破茧转型 “老工厂”勇闯新蓝海

7月21日,山东信达环卫工程有限公司工人正给“太空舱”箱式房安装全景电动天窗。这些未来感十足的移动居所,即将发往内蒙古。以生产移动厕所起家的信达环卫,靠着对细分领域的深耕成功转型,产品远销山西、内蒙古等地,并出口南美、东南亚等地区。总经理韩秋良指着一台即将下线的“太空舱”介绍:“这个太空舱拥有23项专利,仅智能控制系统就迭代了5次。”

2023年初,一位客户通过电商平台询问能否定制户外旅居“太空舱”,韩秋良敏锐地嗅到商机。“当时全镇中小企业都在琢磨转型。园区为我们牵线,去广州、浙江进行调研,还协调场地试生产。”韩秋良回忆,从图纸设计到首套下线仅用了45天,当年就卖出120套。

如今,信达环卫的“太空舱”已更新至第三代,吸睛的造型设计、完善的设施配备,使其成为众多景区、露营地的“标配”。

“山西太原客户原本只订购了10套,考察后直接加到20套。”韩秋良指着车间外的集装箱,“这些发往内蒙古的订单,都是园区里润泰空调提供的定制净化系统,比去其他地方采购节省15%成本。”

而在鲁冠制动元件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汽车刹车片从自动化流水线下线,经理张敬雨说:“别看这巴掌大的物件,精度误差控制在0.02毫米内,全部出口到中东、南美。”从手工作坊到如今与园区内激光切割企业完美协作,鲁冠公司产品合格率从82%提升至99%。

园区企业转型背后,正是二屯镇瞄准“小精尖”的发展导向使然。鲁北创新智造产业园包含广驰机械设备产业园、双鑫钢材城产业园、许庄中小企业工业园等制造产业园区,针对企业转型缺方向、升级缺技术的困境,园区搭建“科技红娘”平台,链接德州学院等12家高校院所,每年组织20余场技术对接会。

“我们不贪大求全,而是引导企业在细分领域做精做专做优。”二屯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赵威风介绍。目前,园区已有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他们虽然体量不大,却分别占据全国细分市场30%以上的份额,形成“小产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聚链成群 “共享工厂”融合共赢

在山东派力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办公楼,一面“专利证书墙”格外亮眼。“这7项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30多项实用新型与外观专利,是我们开拓市场的底气。”总经理陈晓村指着一台避障式高速绿篱修剪机介绍,“这款产品市场占有率超80%,核心部件都是园区企业协作生产的。”

这家企业曾“找配件跑遍三省、缺订单愁白了头”。2020年入驻园区后,鲁北创新智造产业园推行的“共享工厂”模式让陈晓村看到了转机:通过共享车间设备,初期投入减少60%;依托产业链协作,液压元件由园区内帕特力液压机械有限公司供应,研发周期缩短一半。入驻以来,派力恩年营收增长率保持在40%以上,并入选省瞪羚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与派力恩仅有百米之隔的山东恒基智能装备公司,一场“速度比拼”正在上演——传统钢筋焊接需1小时,而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轴向冷挤压套筒,仅用7秒就能完成,在360吨拉力测试下纹丝不动。“这项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已应用在狮子洋大桥、六横公路大桥等重点项目上。”公司总经理蔡紫冰介绍,“冷挤压设备核心件来自同一个园区,成本比外购低20%。”

目前,鲁北创新智造产业园创新推出“五大共享”模式:土地共享让容积率提升至0.8,车间共享使企业入驻即投产,设备共享盘活闲置产能3000余台(套),人才共享通过云天职教实训基地输送技工200余人,技术共享促成60%零部件实现内部供应。

这种“链式整合”带来显著效益。2024年,鲁北创新智造产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12.42亿元,研发经费年均增加50%。双鑫钢材城产业园更依托产业链优势,引进48家企业,形成“钢材贸易—精密加工—电商销售”全链条,年销售额超3亿元。

红链赋能 党建联盟激发新动能

“多亏‘红色CGO’帮忙,去年到账1000余万元贷款,不然这批出口订单就黄了。”蔡紫冰口中的“红色CGO”,是园区“红色益企链”党建联盟派驻企业的首席政府服务官。去年,联盟开展“链上百企”问需行动,梳理企业需求清单,协调金融、人社等部门开辟“绿色通道”,解决用工、融资等问题20余个。

党建引领,是鲁北创新智造产业园抱团发展的“根与魂”。二屯镇以“党建+产业+人才”为核心,组建“红色益企链”党建联盟,设立中央空调、机械零部件两个产业链党支部,将73家链上企业党组织串联起来,选派45名“红色CGO”担任政策宣传员、问题调解员、发展服务员。

在联盟推动下,一系列“益企行动”落地见效:建立“六联”党组织生活制度,每月开展“技术攻坚先锋”评选,培育出2个红旗支部、6名工匠先锋;设立“工业展厅”,展示40余件创新产品,帮助企业对接订单超千万元;每年评选镇域网红产品、创新产品、潜力产品等,并给予相应支持。

山东中科晶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落地,正是党建联盟“筑巢引凤”的例证。2023年,公司总经理时丕远带着金刚线切割机项目考察多地,最终选择二屯镇。“从注册到投产仅用3个月,党建联盟协调解决了厂房装修、公寓等问题。”时丕远说,“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2亿元,‘红色益企链’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联盟还推动“村企共建”实现双赢。许庄村劳务合作社与园区企业签订用工协议,今年已输送5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月收入增加3000元;纪店村为园区提供物业服务,村集体年增收12万元;索庄村等5个村庄与恒基智造合作,共建机械零部件加工项目,每年每村增收3万元。

如今的鲁北创新智造产业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才前来投资兴业:金羽智慧农牧、广驰机械设备产业园三期、年产2万吨精密金属件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港德新能源电动车项目、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德达新材料项目落地生根。今年上半年,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72亿元。


园·观点

二屯镇党委书记李再虎:

鲁北创新智造产业园的实践证明,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抱团发展是破局之道。我们始终坚持“不贪大求全、专攻‘小精尖’”,引导企业在细分领域做深做透,打造拥有核心技术、占据市场高地的“隐形冠军”。通过“共享工厂”整合土地、设备、技术、人才资源,推动产业链深度协作,显著降本增效,让入园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创新。

党委政府始终当好“护航员”,以党建联盟为纽带,选派“红色CGO”靠前服务,联动部门解决融资、用工等急难愁盼,实现“服务沉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

抱团成势凝聚发展合力,创新驱动攒足跨越后劲。园区产值突破12亿元、专利三年翻番的成绩,正是“小产品撬动大市场”的生动诠释。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建+产业+人才”融合,让“小精尖”星火汇聚成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燎原之势。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