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施划停车位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李海玲 通讯员王婵娟 蔡菲)“以前路缘石太高,车根本开不上去,找个车位费老劲了。现在划了车位、降了路缘石,停车方便多了!”在禹城市王电街,看着崭新的停车位,市民张海越难掩喜悦。这正是全市“停车有位”扩容行动惠及民生的生动缩影。
今年2月以来,为破解中心城区“停车难”,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面实施了“停车有位”扩容行动。这项被列为全市30件为民实事的重点工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旨在通过深入挖掘城市空间潜力,科学规划增加泊位供给,让市民出行更便捷、停车更省心。
如今的王电街,往日闲置的道路空间已变身规范停车区,地面平整、车位整齐。“原本计划施划100个车位,经精准测量优化,最终新增135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杨斌介绍,路缘石高度降低的细节改造,大幅提升停车便利性与安全性,赢得周围居民和商户的点赞。
硬件提升的同时,软件管理也同步跟进。为打造良好的停车环境,王电街设置了便民停车指示牌、悬挂了宣传横幅,着力提升居民文明停车、规范停车意识,引导车辆正确停放,合理使用公共泊位资源。
这场扩容行动绝非简单画线,其背后是大量的实地调研和科学规划,统筹规划布局,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利用“边角地”等增加停车位。以汉槐街新时代广场为例,该广场作为大型商圈,原有430个车位,但难以满足市民实际需求。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此次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广场南侧新增70个车位。“以前购物、吃饭,找车位最头疼,现在新增了不少车位,方便多了。”市民刘宝感慨道。
自2月份以来,该局深入主干道、商业区、小区周边摸排需求,把目光投向人行道、街角空地等“边角地”。王电街、新时代广场、都市风景小区南门等区域的闲置空间被激活,截至8月初,共新增停车位401个。数据显示,自去年以来,全市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建设,新增停车位1400余个。“我们将持续释放公共空间潜力,科学增设泊位,切实提升市民停车便利性。”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执法大队大队长张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