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光影筑梦 一业兴链动百业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年中观察系列述评之二
乐陵影视城全景
□本报记者于春芝 本报通讯员苏安矗
今年上半年,乐陵融合特色文旅资源,围绕影视之旅、红色之旅、赛事之旅等推出5大主题近百项文旅活动,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乐陵全市旅游人数与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成绩的背后,是一场“无中生有”的精彩蝶变。
文旅产业正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乐陵的实践,生动诠释了全市坚定实施“文旅兴市”战略、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态势。
变流量为留量
影视IP带动城市热度持续攀升
“带孩子来体验拍戏,感觉特别大气,规模远超想象!”7月25日,乐陵影视城暑期迎客,河北游客高山峰一家人参与“走进片场”活动,沉浸式影视新体验让他感觉格外兴奋。
乐陵影视城集影视拍摄、主题乐园、商业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其全面开放,不仅是山东影视产业的重要里程碑,更为乐陵文旅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乐陵影视产业的崛起,堪称一场“从零到一”的追光之旅。
面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乐陵探索出一条“影视拍摄+文旅融合+产业延伸”的特色发展新路。
敏锐捕捉北京影视产业外溢机遇,乐陵果断行动,成功招引乐陵影视城这一重大项目。短短时间,盛世唐城、1900年旧金山唐人街、欧洲街等特色建筑群拔地而起,标准化影棚、星级酒店配套逐步完善。
从开园大剧《国色芳华》到春节档大片《唐探1900》,再到多部作品在乐陵完成取景,影视拍摄与文旅消费在这里实现了无缝衔接,场景就地转化为文旅资产,银幕热度瞬间点燃线下客流。
创新远不止于场景转换。剧组前脚刚撤,“唐人街主题园区”随后就完成了沉浸式改造。
2025年春节期间限时开放7天,乐陵的“影视拍摄演艺化,文旅体验剧情化”模式,让游客从单纯“看景”跃升为“走进片场,一秒入戏”。
400余场实景剧游、NPC互动等活动,让游客平均停留时间显著延长,影视带来的“流量”有效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文旅“留量”。
同时,影视热度的溢出效应持续放大。2025年“跟着电影去旅游”全国启动仪式花落乐陵,正是对其创新路径的高度认可。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乐陵举行,城市热度持续攀升。
更令人惊喜的是,乐陵大地影院因本地影视热度的带动,一度冲进全国分账票房前五,生动展现了“一座城成就一部剧,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良性互动。
一业兴百业旺
影旅深融加速破圈,富民增收显实效
影视产业的根,已在乐陵大地上深深扎下,催生出一场“枣林里的跨界革命”。向上游延伸,影视城与千年枣林景区联动,开发出枣胶烘焙、文创雪糕等30余种特色衍生品,让金丝小枣焕发新生机。在资源整合上,推出旅游线路,串联起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文庙古建筑群、澳林时代天街、千年枣林风景区等,打造出“影视+红色+生态”的特色文旅矩阵,丰富了游客体验。
“逛完影视城,游客可以乘坐旅游专线到省级精品文旅小镇朱集镇体验‘枣乡研学’,感悟乐陵‘双红’文化。”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忠表示,乐陵推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巧妙串联起影视拍摄、生态农业、历史文化等资源,可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
乐陵的视野不止于影视城本身。一组数据勾勒出其全域产业布局的清晰脉络:短短两年,新增注册影视相关企业178家,吸引66家知名品牌“首店”落户,酒店民宿床位激增8400余张。2025年春节,乐陵的游客人数、旅游消费、观影人次均实现快速增长。
更深层的效益在于富民增收。影视拍摄累计提供群演岗位3万多个,吸引3600多名外地影视人才落户,更直接带动1000多名本地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增收。文旅产业对相关行业的拉动,正是“一业兴、百业旺”发展辩证法的生动体现。
云红街道贾家村村民赵焕新经过培训成为一名群众演员后,在影视剧中体验了一把“别样人生”。像他一样,全村有10余人成为群演,有了增收的新渠道。
借势影视城的“流量”,云红街道打造影视产业服务基地,为影视拍摄提供配套服务。眼下,街道正全力打造“科教文旅圈”,以项目为抓手,推动文旅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近期,由旧棉厂改造而成的乐陵拾光沉浸式街区投入运营,成为集影视、文化、旅游、消费于一体的新地标,也是乐陵推动影旅深融的鲜活注脚。
新场景新看点
全面提升服务能级,城市承载力吸附力同步跃升
乐陵影视文旅产业的破局,离不开系统化的制度创新与精准服务的强力支撑。政策先行,对标横店、象山等成熟基地,大胆突破;服务创新,建立“剧组管家”制度,为剧组提供从场景协调到群演招募的全周期、一站式保障。
2025年春节“大考”期间,1400名警力坚守岗位,700班次接驳车高效运转,市民自发“让路于客”……
乐陵整座城市展现出的服务温度与协同效率,成为吸引游客和剧组的软实力。
硬件配套同步提质升级。新建改造4个大型停车场,新增车位超万个;调配20余辆公交车免费接驳,累计摆渡游客4万余人;300余名志愿者在关键节点提供贴心服务。智慧旅游导览地图整合停车、充电、服务信息,开通影视城至德州东站城际公交及15条城区旅游专线,让游客“来得顺心、玩得舒心、走得便捷”。
面向未来,乐陵目标清晰:高标准编制影视文旅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影视文化产业园,着力构建“创意—制作—发行—衍生”的全产业链条;坚持错位发展,确保“年年有新场景、年年有新看点”。
影视文旅作为城市发展的顶级IP,能够快速吸引流量、汇聚人气,推动城市能级蝶变跃升。乐陵对照旅游城市标准,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服务配套能级,从细节处优化游客体验,让城市承载力与吸附力同步跃升。
当《四十七》的镜头捕捉乐陵的城市光影,当其他影视团队陆续入驻创作,乐陵的探索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旅游消费增长。
在乐陵,影视IP像一把钥匙,激活了千年枣林沉睡的文化基因,串联起红色的革命记忆、斑驳的工业遗存与鲜活的市井烟火。游客的脚步,从精心搭建的片场,自然地延伸向广袤的田园、古朴的街巷。
文旅产业的繁荣,绝非短暂的流量狂欢,而在于文化底蕴与产业逻辑的深度契合。当金丝小枣的甘甜融入影视IP的创意火花,当旧棉厂的隆隆机鸣化作沉浸式街区的欢声笑语,这座鲁北小城,正以“影旅融合”为有力支点,撬动着一场深刻的县域现代化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