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善化桥棉厂旧址改成文旅新地标——
穿越时空 品味“旧时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场景再现
复古风歌舞表演吸引游客驻足观看
街区内游人如织
小朋友们在街区内游玩
NPC沉浸式表演
游客拍照打卡
街区内的建筑年代感十足
街区鸟瞰图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胥爱珍 通讯员苏安矗 宇文泽阳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火热的乐陵文旅消费场景再上新!7月19日,由善化桥棉厂旧址“爆改”而成的乐陵拾光沉浸式街区正式亮相。
老厂房的钢铁筋骨与现代文旅的创意碰撞,让老厂房“复活”,奏响了文旅产业发展的“青春之歌”。当晚,街区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穿越”,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工业记忆变城市新景
“在那盏路灯的下面,有一个小姑娘在哭泣,也不知道她从哪里来……”一曲轻快且极具感染力的迪斯科舞曲《路灯下的小姑娘》响起,复古氛围瞬间拉满。走进乐陵拾光沉浸式街区的人,仿佛坐上了“时光穿梭机”,回到充满活力与激情的20世纪80年代。
“这片活力四射的街区,曾承载着乐陵工业化的城市记忆。”乐陵市城投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旭光介绍,这里原是乐陵的老电厂、老棉厂,是乐陵市保留下来的一处工业原始厂区,集聚了20世纪80年代乐陵市很大一部分工业资产存量。棉厂为建设独立、完整的乐陵经济体系,在推动乐陵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现代产业崛起和城市快速发展,老棉厂逐渐成为工业“锈带”和城市“斑点”,与周边拔地而起的写字楼、商业综合体及城市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厂房改造迫在眉睫。
“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成为一个优解。”杨旭光说,近几年,工业厂房、流水线、老烟囱等传统工业场景,正成为文旅消费的新热点。“‘工厂游’不仅让老厂房焕发新生,更能拉动地方经济、传播工业文化。”他说。
秉持这一理念,乐陵市选择创新式的保护与利用,聘请专业公司规划设计,对善化桥棉厂旧址进行改造。保留了厂区90%的原始结构,通过隐蔽式结构加固实现建筑功能的现代转化,并运用多媒体技术重现棉花纷飞、机器轰鸣的生产场景。
“旧址改造投资额不大,却确保了棉厂旧址的原真性,又赋予其新的生命力,真正做到让老棉厂‘活过来’。”杨旭光说,改造后,街区分为文化微演艺内容、文娱体验、时代记忆展销空间、主题餐饮等业态,突出老棉厂兴盛时的年代感,成为城市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沉浸式体验,“入戏”人生
“让老厂房讲故事,让工业文化可触摸。”是乐陵拾光沉浸式街区设计的主思路,凸显“厂区场景旅游化”与“文化故事场景化”的特色,进入街区,游客可一秒穿越,在工业记忆中找寻时代风华,体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市井风情和生活场景。
街区内,红砖墙上的斑驳痕迹还留着老棉厂的记忆,游客转身却撞进了20世纪70年代的供销社,墙柜上整齐地摆着黑白电视机、玻璃柜里摆放着搪瓷缸等物品,墙上写着“抓好安全促进生产”的标语,连售货员蓝白相间T恤都透着复古味儿。隔壁的绿皮邮局更让人惊喜,墨绿色的邮筒、老式的公共电话,瞬间把人“拉回”写信要贴八分钱邮票的年代。
“以前这里都是厂房,现在改造得挺好,很多场景都似曾相识。”70岁的王文友以前在棉厂干保卫,在街区逛了一圈下来,他深有感触地说,“找到了年轻时的感觉。”
怀旧的街区里,还隐藏着不少引发年轻人共鸣的新潮元素。拾光大舞厅内霓虹灯闪烁,穿着喇叭裤的NPC正跳动着复古舞步,不少游客跟着节奏摇晃,仿佛自己变身最靓的仔。“经常听父辈讲一些他年轻时候的故事,现在置身其中,有一种穿越时光的感动。”26岁的游客师博文站在人潮涌动的超百米手绘墙前,拍了一张复古风照片留作纪念。
“舌尖上的回忆”更让人流连忘返。老式雪糕、糖果、饮料……这些带着时代印记的老味道,一口就能唤醒沉睡的记忆。新派美食网红奶茶、创意小吃也入驻街区,与老味道同台竞技,满足不同食客的味蕾。
街区内还穿插光影秀、舞台剧、黄河大集、美食夜市、花车巡游和非遗展示,无论是亲子家庭、年轻情侣还是怀旧的中老年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感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重塑文化标识,延伸影视产业链
“老厂房诉说着往昔的辉煌,新业态昭示着未来的可能。”杨旭光认为,老棉厂的改造盘活了闲置工业资源,是乐陵培育文旅消费新增长点的一次实践。“乐陵拾光沉浸式街区不止让乐陵多了一处网红打卡地,更延伸了乐陵影视产业链,助推文旅产业升级。”他说。
近年来,乐陵的影视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乐陵影视城已成为北方影视文旅产业的新地标,多部影视作品在此取景拍摄,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乐陵拾光沉浸式街区可与乐陵影视城联动赋能,既可以作为影视剧拍摄的取景地,为影视创作提供更多样化的场景选择,又能借助影视剧的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杨旭光介绍,街区精准补足了乐陵影视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实体年代场景拍摄基地。其真实、完整、可塑性强的工业场景,对剧组具有强大吸引力。未来,这里不仅吸引游客“来玩”,更将吸引剧组“来拍”,形成“拍摄带动旅游,旅游反哺拍摄”的良性循环。
街区通过重塑乐陵棉纺产业的文化标识,构建“文化IP+产业”的多元业态。既吸引文创开发、特色餐饮等业态,又拓展工业研学、企业团建等服务内容,还创新打造开放式内容生产平台,吸引网红直播、非遗市集、演艺活动等新业态集聚,形成文化传播的“乘数效应”。
乐陵拾光沉浸式街区将与乐陵影视城形成联动,游客在参观完影视城后,可以来到拾光沉浸式街区,继续沉浸在影视与文化的氛围中。“通过推出AB票、开展联动活动等,实现二者互相推流、互相补充,将影视带来的‘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留量’。”杨旭光说。
本版图片贾鹏 崔昕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