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禹城创新项目服务面对面工作机制——企业现场提诉求 政府当面解难题
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到一线化解项目堵点。连日来,禹城市以“项目突破年”为抓手,多次召开项目服务面对面会议暨现场办公会,通过“现场办公+集体会商+一事一议”模式,主动问需、精准破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项目快建设、早投产。
6月16日,首场项目服务面对面会议现场,在听取关于未来谷精细化工中试基地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后,禹城市委书记苏兰武向该项目负责人杨枫“首问”需求:“杨总,项目现在最急的事是什么?”
杨枫语气中带着急切:“书记,眼下项目遇到了3个棘手问题:双电源问题、设计图变更问题以及生产附属设施配套费问题。”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规划建设分析化验室(理化中心)、车间等23个单体项目,预计明年正式投用。“以双电源问题为例,我们属于化工类项目,对电力稳定性要求极高,期待项目配套双电源,这样才能解决项目投用后的用电难题。”杨枫说。
企业所需就是政策所向、服务所在。苏兰武现场交办任务,将问题清单逐项拆解为任务工单,明确各环节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会后仅3个工作日,双电源方案便提交国网德州供电公司评审,生产附属设施配套费问题同步解决。
面对面是开端,服务不止于一时。“企业有什么问题随时提出来,能现场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我们建立台账、跟踪督办,形成全生命周期的诉求服务解决机制。”6月21日上午,苏兰武到部分重点项目现场调研,详细了解项目进展,并就发现的短板和问题,现场交办、督促推进、确保实效。
在企业家眼中,“发展遇困惑、书记来接待”是暖心的担当。“政府以问题导向营造更优营商环境,让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乾泰环保科技(山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安平称,项目总投资3.15亿元,主要建设5个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在建设推进过程中,3号车间和5号车间面临防火涂料整改的问题。责任部门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及时跟进,目前质检验收已完成,待消防整改通过验收后,1个工作日内将完成车间不动产权证办理。“验收、审批跑出‘加速度’,为项目抢回宝贵工期!”肖安平说。
创优营商环境永不止步。禹城市创新项目服务面对面工作机制,通过“企业点题、项目办点题、责任单位点题、招商主体点题、领导点题、上级交办”等六类点题方式,汇聚问题清单,以“现场办公+集体会商+一事一议”模式精准破题,构建“建立台账—跟踪督办—销号管理”的闭环服务机制。自6月中旬该机制实施以来,已召开3次专题会议,通过集体会商形式研究项目9个,通过现场办公形式推进项目5个,共收集项目问题33项,目前已办理完毕8项,正在推进办理25项,问题解决进度明显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