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网讯(记者马乐 通讯员谢玉馨 杜鹏)近日,12345市民热线收到宁津县杜集镇谢庄村村民谢强拨打的电话,感谢县残联积极协调,帮助他的残疾人舅舅、舅妈处理了离婚纠纷。
谢强的舅舅、舅妈于2008年登记结婚,由于双方都是残疾人且婚前缺乏了解,婚后感情不和也没有子女,便打算离婚。但两家在财产分割方面一直存在分歧,导致关系越来越差,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
这起离婚诉讼提交后,经由“涉残疾人绿色通道”优先办理立案审查并进行调解引导。宁津县残联工作人员通过残疾人“总对总”在线多元调解平台接收到信息,主动与当事人及家属取得联系,以“残疾人娘家人”的身份倾听其伤痛与担忧,全面了解家庭经济状况,用共情式沟通逐步消解双方对调解的抵触情绪,为专业调解奠定情感基础。法院工作人员则从专业角度为他们提出财产分割的相关建议,最终矛盾得以圆满化解。在诉讼提起后的第3天,双方在县残联调解员的陪同下,一起到法院签订离婚协议。
“诉讼离婚一般需要好几个月,现在3天就解决了。双方身体都不好,也免去了来回跑的不便。”谢强介绍,考虑到诉讼双方均为残疾人,家庭条件相对困难,县残联还主动帮他们递交了诉讼费免交申请并准备了相关材料,减免了全部诉讼费用。
自去年12月起,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残联联合印发通知,开展涉残疾人“总对总”在线多元解纷试点工作,提升涉残疾人矛盾纠纷化解效能。宁津县法院、残联创新“受理+调解+帮扶”联动共治模式,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围绕法律咨询、诉讼引导、多元调解等工作,用心用情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此次是双方依托“总对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联合处理的第一个案件。“我们会继续发挥残联和法院的专业优势,加强业务联系,凝聚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工作合力。同时持续完善解纷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减轻残疾人诉讼负担,让残疾人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和社会温度。”宁津县残联相关负责人王其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