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研判疏通水渠 解了农田灌溉老大难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王秀青 通讯员郭瑞)6月11日,12345市民热线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我要感谢糜镇党委政府,感谢马家管区、韩家村尽心尽力解决浇地难问题的党员干部。我家的20多亩地,已浇了大半了,还是用河水浇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打电话的村民名叫李广武,陵城区糜镇马家管区韩家村人。据他介绍,当前刚播种的玉米地急需灌溉。马家管区11个村庄的农田地势高,以前河水无法流入水渠,村民多用井水浇地,产量受到影响,大伙期盼早日引用河水灌溉农田。“往年一到夏灌时期,来电反映农田灌溉困难问题的工单明显增多。今年灌溉类诉求热线工单明显下降,并且陆续收到村民的感谢电话。”糜镇安全发展综治办公室工作人员杨慧说。

这个变化得益于糜镇党委政府定期研判往年群众诉求热点、提早攻坚。针对马家管区农田灌溉难题,镇党委政府科学规划,提前1个月采取措施,疏通水渠、对灌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整修小农水利设施。通过启用西刘村和田冢村2个扬水站,利用大功率抽水设备,成功将马颊河水输送到马家管区。

截至6月21日,全镇农田全部完成灌溉。“我们会持续聚焦群众诉求,全力解决民生难题,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晓楠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