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打卦镇盛丰育苗基地:种植户有了“绿色银行”

原标题:王打卦镇盛丰育苗基地全年繁育种苗1000余万株,年销售收入500余万元——种植户有了“绿色银行”

工人对种苗进行等级分拣

□本报记者刘春杨 本报通讯员张越 王子达

9月6日,平原县王打卦镇盛丰育苗基地的大棚内,嫩绿的菜苗舒展着叶片,生机盎然。株株幼苗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更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再有个把月,就到了日光温室大棚种植户们换苗的时候,负责人董烈宝正在查看幼苗生长情况,确保这批订单苗如期交付。“一个多月前刚发出去50多万株苗,这新育的10多万株20多天后交付。”董烈宝介绍,平原的日光温室大棚黄瓜幼苗栽培有“越冬一大茬”和“两茬栽培”两种模式,种植户们会根据自己的“茬口安排”来找他订苗。

据了解,该育苗基地建有8个现代化钢结构智能温室大棚,经过董烈宝不断地探索和实验,基地形成了一年四季循环育苗模式。生产的种苗除供应当地需求外,还销售到东北、河北等7个省份,辐射30多个地市。基地全年繁育种苗1000余万株,涵盖黄瓜、甜瓜、甘蓝等品类,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余万元。此外,由于基地常年有用工需求,还实现了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

不仅如此,基地还定期组织育苗技术培训,从种子选择、基质调配到温湿度控制、病虫害防治,手把手教种植户掌握种植技术,实现丰产丰收。

“基地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优质的种苗,还教种植技术,种出来的菜品相好,产量也高,收购价比别人高出两三毛钱。”前来定购种苗的大棚种植户胥清博介绍,去年他的20亩大棚,光靠基地提供的种苗和技术指导,就多赚了近3万元。

“我们打算明年扩大规模,采用AI智能控制,再建一个更先进的高标准大棚。”董烈宝的下一个愿望是,争取育苗多样化发展,让更多大棚种植户在这里买苗儿“一步到位”。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