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消费旺 物流忙 开放协同活力足——全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系列综述之五

德州国际陆港助力我市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记者路龙帅摄
□本报记者胡兵 本报通讯员梁俊州 杨孟洁
我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4个县市区获评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德百奥莱广场入选全国首批零售业创新提升典型案例,德州国际陆港获批启用……一系列成就为全市商贸领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十四五”以来,我市以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和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为主线,推动消费、物流、开放、服务等领域协同突破。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47.73亿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904.86亿元,服务业实现平稳增长。
消费提质 构建区域消费新中心
德百奥莱广场入选全国首批零售业创新提升典型案例,其打造的“589街区”集合吃购游娱一体化消费,有效激发了周边商业活力;万达广场获评省级试点智慧商店,德百奥莱广场、铜锣湾奥特莱斯购物小镇、乐陵澳林时代天街入选省级特色商业街,形成商业地标矩阵;首店经济实现突破,引进小米体验店、海尔卡萨帝001号店、中影院线(乐陵)等品牌首店超30家,激发消费新活力。
“十四五”以来,我市聚焦“新消费、新体验、新动能”,推动消费业态从“单一购物”向“多元融合”升级。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城乡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乡村消费增速显著高于城镇,基础消费展现强劲韧性。
2021年至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114.4亿元增长到1483亿元,年均增长7.4%。2022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意见》《德州市提振消费五大工程实施方案》《德州市关于加快直播电商发展的若干措施》《德州市优化消费环境若干措施》等10余项文件,加快建设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消费中心城市。2022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汽车、家电促消费政策,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德城区、乐陵市、陵城区、宁津县先后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二位,县乡村三级商贸网络实现全覆盖。
经过培育与发展,我市旅游市场同样实现跨越式增长:2021年至2024年,游客年接待量从2674.25万人次增至4117.6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182.42亿元增至242.27亿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成绩单。“十四五”期间,乐陵影视城、欧乐堡动物王国、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黄河水街、中华农耕文化博览园、宁津德百杂技蟋蟀谷、庆云金山文博园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成投用,形成有广泛影响和集聚效应的文化和旅游项目集群。
物流增效 打造内陆开放新枢纽
如果说消费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那么现代物流就是畅通经济循环的“大动脉”。
德州国际陆港开通了海铁联运班列3条,将“出海口”搬到企业“家门口”,通关效率提升60%,为外贸企业节约物流成本20%,成为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物流企业深圳怡亚通、京东物流、海尔日日顺、传化物流在我市投资建园并顺利运营;20余个本土物流园区建成投用,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增强。
“十四五”以来,我市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构建,物流运行效率稳步提高,物流新业态加速涌现,物流业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型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1.3万亿元,社会物流总收入达405.6亿元,快递业务量突破7亿件,邮政行业业务总量稳居全省第5位,我市被国家邮政局评为“全国快递示范城市”。
物流成本持续下降,是实体经济获得感最直接的体现。我市出台《德州市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突破发展的行动方案》,从多式联运、快递物流等方面发力,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从2020年的15.6%下降至2024年的14.1%,为实体经济节约物流成本约60亿元。
同时,我市积极推动物流业态向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支持物流园区、企业、仓库进行数字化转型,培育中物联全国数字化仓库企业试点17家,数量居全省第一位。培育国家5A级物流企业1家、国家级绿色仓库3家、智能物流装备制造基地1家、中国物流创新示范企业1家、中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1家。
开放协同 塑造区域合作新优势
11月3日,“2025黄河—湄公河交流周暨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山东行”在我市开幕,来自东盟国家驻华使节、湄公河流域地方政府代表、东盟商协会、中外企业及学界嘉宾齐聚一堂,共话合作。目前,东盟已成为德州第一大贸易伙伴。
“十四五”以来,我市累计使用外资20.95亿美元,是“十三五”时期的2.4倍;截至2024年底,货物进出口从386.9亿元增长至734.5亿元,突破700亿元大关,新增外贸主体680家,总量达到1900余家。
外贸新业态打开增长空间,我市抢抓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机遇,创新“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培育特色产业带工作站11个、省级跨境电商品牌企业2家。引进速马跨境电商供应链、易运盈综合服务平台,举办山东产业带亚马逊赋能活动等系列赛事,推动体育器材、纺织服装、五金机电等优势产业“品牌出海”。
推动开发区成为“产业集聚、开放创新、绿色转型”的核心平台。在乐陵市经济开发区,体育产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号产业”。泰山体育已服务包括8届奥运会在内的2000余场国内外大型赛事,参与制定多项国际行业标准,是目前全球知名的顶级赛事服务商之一。
开发区争先进位成效明显,其中,德州经开区在2023、2024年国家级经开区考核中分别列全国第69位、第56位,连续跻身前列。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绿色化工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
从消费市场的“烟火气”到物流园区的“加速度”,从开放平台的“国际范”到产业集群的“硬实力”,“十四五”期间,我市实现了内需与开放、产业与服务的协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