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全国三八红旗手李宁——
将“甜蜜事业”进行到底
获全国三八红旗手
李宁观察实验变化
调试机器参数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胥爱珍 通讯员苏安矗 记者郭庆萍 摄
2月28日,全国妇联隆重表彰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山东星光糖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山东星光首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宁,荣登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榜,是德州唯一。
1982年出生的李宁,是菏泽市定陶人,201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星光集团,投身功能糖相关产品研发,是乐陵市引进的第一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13年间,她扎根科研一线,专注于开拓功能性食品配料科技创新,率团队解决了稀有功能糖与大宗糖高效联产等“卡脖子”技术难题,先后获中轻联等科技奖17项,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20余项,11项科技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个人先后获评山东省创新榜样、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三八红旗手、齐鲁巾帼科技创新之星等。
怀着一颗科研心
奔赴小城追梦
2012年,从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毕业的李宁,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是进入大城市的科研院所从事基础研究,还是进入小县城的民营企业从事实用性研究?在不少人看来,前者显然是最优解。李宁却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加入位于乐陵的星光糖业集团,成为该企业唯一一名全职博士,负责研发工作。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但我看中的是集团在功能糖研发方面的潜力,认同企业的发展理念和文化。”李宁回忆道,当时的星光集团是一家成立8年的年轻企业,专注于蔗糖和玉米淀粉糖的精深加工。
公司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和下游高附加值产业链延伸,让李宁倍感亲切。她认为,这里能为她提供广阔的科研平台和机会。
“科技研发就像在一张白纸上画图,起笔很重要。”李宁说,入职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兵买马”。得益于德州和乐陵的各项人才激励政策,2013年,公司招募了10名优秀的生物学硕士研究生,组建了研发中心。
刚开始的时候很不容易,很多工作都是摸索着干。李宁带领团队在微生物多糖、功能微胶囊、玉米皮纤维、维生素等多个方向开展实验,寻求最适合星光产业化落地的项目。至今,她还记得自己做的第一个项目——关于液体低聚果糖浆的开发利用。她和7名年轻的研究生一起讨论、研究,历经3个月攻关,终于获得产品成果转化。“那一刻觉得很有成就感。”她说。
在李宁的带领下,2013年,团队顺利通过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验收,2014年,星光集团与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承担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5年,李宁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有了人才与技术交流平台,星光集团又相继建立了德州市功能因子稳态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糖酶工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微生物多糖工程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科研平台,不仅为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李宁团队的创新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坐得住冷板凳
攻克“卡脖子”难题
“冷却之后搅拌均匀再试一次,看看是否还有气泡?”2月27日下午,李宁来到实验室查看同事正在熬制的中药膏滋,看着膏滋表面产生的细小气泡,她提出改进方案。这是研发人员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做的第3次“返工实验”。
“研发工作要务实、严谨、有耐心,坐得住冷板凳。”从工作第一天起,李宁就这么告诉自己和队友。
功能食品配料的研发并非一帆风顺。李宁的团队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尤其是在稀有功能糖与大宗糖的高效联产方面,国内尚无成熟的技术路径。李宁下定决心攻克这一“卡脖子”技术难题,带领团队日夜奋战。为了获得最优秀的菌种,他们整日守在实验室,每两小时就要取样、检测一次菌种增殖数量,连续72小时不间断。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与失败,李宁团队终于突破了关键联产技术。2016年,她作为技术代表,与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团队洽谈,联合成立了山东星光首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年产2万吨功能性食品配料产品产业化落地,产品得到业内客户的高度认可。星光集团产业链延伸,实现“蔗糖-淀粉糖-功能糖”三糖链条,大宗糖与功能糖高效联产,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唯一一家三代糖“同堂”的企业。
“做研发不能只在实验室里,更重要的是走出去了解客户需求。”李宁说,虽然是科研人员,但新品研发完成后,团队成员会一起参加产品展会,观察市场反响、了解客户需求。目前,星光首创的4大系列20多种产品均受到客户欢迎。
“点燃”自己
研发更多健康糖品
“公司总经理曹建帮常说,人分三种,‘自燃型’‘可燃型’和‘不燃型’,我很认同。”李宁说。“自燃型”的人,内动力充足,自主自发能力强,不需外界压力,自主努力并带动周边;“可燃型”的人需要有人点燃,有外力带动给予指导,他们就能承担各项任务;“不燃型”的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得过且过,消极被动,纵然有引导,也很难激发。
“我认为我是‘自燃型’的人,热爱工作、热爱生活,有明确的目标,心意坚定,不畏挫折。”李宁笑着说。
虽然是一名理科博士,但受当老师的母亲的熏陶,她还是个传统文化爱好者,工作之余,最喜欢的就是看书。她常说:“开卷有益,静能生慧。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我正心明志的精神源泉。”
在公司里,李宁干事利落不拖拉,各模块工作都有年度规划、月度规划等,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对进入团队的年轻研发人员,会为其制定培养计划,手把手引领成长。
李宁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拥有一双可爱的女儿,大女儿刚上幼儿园,小女儿今年1岁半。她每天奔波于家与公司之间,时间总觉得不够用。2023年11月3日,小女儿刚出生2个月,赶上公司的CNAS实验室验收,李宁毫不犹豫提前结束产假,顺利完成了实验室的验收。
“对职业女性来说,事业和家庭都是‘甜蜜的源泉’,我的原则就是尽力而为、素位而行,不贪不求、无愧无疚。”李宁说,“做好科研和幸福生活,这两件事都急不得,有恒心,坚持下去,一定能收获自己想要的成果。”
尽管荣誉加身,李宁仍保持着一贯的谦逊:“做科研不是为了荣耀自己,彰显才能,而是要将其转化为价值,造福社会和大众。我会依靠科技的力量,为消费者研发出更多的健康糖品,把这项事业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