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乐陵村做活土地文章 兴业富民

原标题:旧乐陵村做活土地文章兴业富民——千年古村特色农业渐具雏形

俯瞰旧乐陵村。记者路龙帅摄

□见习记者孙芷琪 本报通讯员苏安矗

道路干净整洁、民居错落有致、村民安居乐业……近日,记者来到乐陵市郑店镇旧乐陵村采访,感受古村新变化。“村里环境好了,粮食产量也高了,还建起了蔬菜大棚,村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谈及如今的生活,今年80岁的村民刘文寿脸上挂满笑容。

旧乐陵村是一座有着1000余年历史的古村,曾是宋金元时期乐陵县治所在地,村中至今仍保存着“萃贤亭”等历史遗迹。据旧乐陵村党支部书记吴长祥介绍,该村在宋代建制为咸平镇,明洪武二年,咸平镇降级为村,保留“乐陵”之名,并加“旧”字区分,村名延续至今。2021年6月,旧乐陵村与周边8个村庄合并组建朝阳新村。

旧乐陵村南行220米,便是“萃贤亭”遗址,南宋抗金名相吕颐浩年少时曾在此读书,后来高中状元,官至左丞相。吕颐浩一生战功显赫,面对金兵突袭,他临危受命,两次化解危机。“苗刘兵变”时,吕颐浩组织救援,帮助宋高宗复位,并成功扳倒奸臣秦桧。清乾隆年间,乐陵举人张镠赋诗《吕相·萃贤亭》,追记吕颐浩的功绩。

旧乐陵村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以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村里现有耕地2750亩,收成好时,小麦、玉米亩产分别可达650公斤和750公斤。”吴长祥介绍。村庄发展、村民致富,必须要从土地上做文章。近年来,该村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沟渠清淤、修缮道路、铺设电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田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粮食产量逐年上升。

2024年,旧乐陵村致力于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合理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布局了宠物饲草、蔬菜种植、糖心苹果等特色农业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稳住粮袋子、钱袋子,让群众生活更有底气、更加幸福。“目前,各特色农业项目渐具雏形,许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郑店镇将持续加大对该村的政策扶持力度,将其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特色村、标杆村。”郑店镇人大主席张莹表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