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业
我的初中班主任,是位女老师,姓名谢守芝,浙江大学毕业,教我们语文。她中等偏高身材,短发、秀丽,脸上常常带着微笑,她那双明亮的眼睛,和蔼、智慧、有神。
她不仅教我文化知识,也教我怎样做人。几年的初中生活,在她日常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我在德、智、体诸方面都有进步、有很多收获。我收获了她待人热情,平易近人的高尚人格;收获了她热爱生活,教书育人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虽然至今已有五十多个春秋,但当年的美好记忆历历在目。前几年她身体好时,曾同她老伴来我家住过,一同欣赏济南风景。近几年,年龄大了,老师的身体大不如前。我曾看过她几次,也和同学一起看望她,也多亏她老伴及子女精心护理。
我的老家在鲁西北一个偏僻的小乡村,1964年,我考上了初中。朴实的乡亲们为我高兴,还戏称我为村里“秀才”。也就在这时,影响我一生的她出现了。
我们同学都喜欢听谢老师讲课,她上课生动有趣味。一次写作文,我用《林海雪原》中“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句子,她在我的作业本上,用红色线条标出,表扬用得好。多年来这个表扬促使我好读书、读好书,至今有爱看书的好习惯。晚上上自习,谢老师也不休息,辅导我们学习,无论酷暑还是寒冬。
那时家里比较拮据,初中上学还像读小学那样,买不起作业本,只能用大张白纸叠好割开,再装订成本子。墨水也是用类似药片的蓝色小片,开水冲开,然后装在瓶子里。那时住校,一周才能回一次家,所以要提前准备好这一周的口粮,我从家带的食物,只有地瓜或冬天吃的地瓜干,偶尔父母会准备些窝头咸菜……
谢老师在家访的过程中,发现我家境贫寒,便向上面为我申请助学金,虽然不很多,但也解了我们家的燃眉之急。她心地善良,不嫌弃我们家境贫困的同学,数不清有多少次,她拿大米饭或白面馒头,换我的地瓜吃,那情那景,常常浮现脑海,记忆犹新。
如今,老师已经80多岁了,身体不好,但每次去探望,她都充满热情。真心希望老师能继续保持好心情,笑对人生。再像前几年那样,见面手拉手,谈笑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