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汉槐公园

□殷爱华

汉槐公园在禹城早已家喻户晓,名字源于那株植于汉朝,至今枝繁叶茂的古槐,更有许多珍贵的出土文物和汉槐相媲美。

为纪念并保护古槐、古墓、古物,为了给业余生活日益丰富的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1995年我市始建此园。最早是用大青石将古槐围砌起来,再后来陆续进行规划修建,新添了古槐志、石板书卷、汉韵槐风、读书亭等景点,加上全方位的美化绿化亮化,提升丰富了公园的文化内涵,时至今日已是名副其实的公园。

我有幸居住在风水宝地附近二十多年,亲身经历了她近年来的巨大变化。每每徜徉漫步其中,目睹她如诗如画的美景,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透过这浓缩的小小空间我真切感受到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油然生出一种莫名的自豪感!

初期的汉槐公园就是在古槐周围留出一块空地,唯一可以值得骄傲的就是那棵土塚之上顽强生长的苍老古槐,以及由它的根系滋生出的两棵八百年树龄的子槐,目之所及处还有几株零星小树。

随着禹城经济的发展,公园逐渐得以修缮改造。设计人员匠心独具,借古槐、地势、道路、顽强不屈生长的几株元老级白杨和松柏树竟然让此处改头换面。还有精致的古式亭阁、气派十足的大理石廊架、嶙峋怪石堆积的小山点缀其间。现今的公园成了市民休闲娱乐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

我有一个坚持了多年的习惯——锻炼,锻炼的场所自然就是门前的汉槐公园,这里的一草一木再熟悉不过。春天的公园花香四溢,樱花、海棠、蔷薇、香花槐竞相绽放、争奇斗艳,一年三季开的紫薇、月季、三叶草等更是增加了气氛,看着养颜,闻着沁心入脾;盛夏时节,挺拔高耸的白杨、婆娑飘逸的垂柳、树冠如伞的国槐等遮天蔽日,林荫之下时有清风徐来,好不惬意;秋日的公园同样不失收获的喜悦,红红的柿子挂满树,一串串黄里透红的海棠密密麻麻簇拥枝头,压弯了树丫的石榴咧嘴傻笑,成熟的秋桃小巧玲珑,透着诱人的香气弥漫开来;冬天到了,有时素裹银装,但绝对没有寒冬的凋敝,那些经冬不落叶子的株株黄杨球、松柏、石楠等树木,处处不失暖意映入眼帘,令人寒意顿消。

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增强,公园一天到晚人流不断,上班一族早早起床,抓紧时间匆匆来这儿晨练;颐养天年无所牵挂的老人们伴着优美的旋律悠然地打着太极拳、舞着太极剑;肩负着接送孩子重任的老人则珍惜上午、下午的难得空闲,林下小聚,或谈天说地,或放声高歌,或打牌闲聊,各得其乐……这儿虽没有大城市公园的小桥流水、没有宽敞明亮的室内休闲娱乐、没有辽阔的占地面积……但却是禹城人最喜欢的生活乐园。

窥一斑而知全貌,汉槐公园浓缩了禹城与时俱进几十年的踏实脚印,在这里你最能体会禹城的别样风景,最能看到禹城飞速发展的崭新成果,最能感觉到禹城人满满的幸福感和满满的正能量。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