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高红艳

月圆之夜,老家的夜晚一片寂静。大爷病故,我和先生回老家奔丧。晚饭过后,先生说去车里拿点东西,一个眼神,我心领神会,那是想让我同行。我也正有此意,再去看看少年时曾经生活了二十多年老家的影子。

出门往后走,胡同里原来的邻居都大门紧闭,从外面往院子里看,一片漆黑,看不到一个人影,一丝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想想以前在老家时,人们吃完晚饭都跑到大街上聊聊天,左邻右舍互相串串门,聚在一起打打牌。今年村子说要拆迁,所有人都搬离了这个生活了多年的地方,那些婶子大娘的想要见个面也很难凑全了。大爷家房子外是一片庄稼地,玉米都快要收了。

从车里拿好东西,先生牵起我的手,我们慢慢往回走。抬头,一轮明月静静地挂在天空,像母亲温柔的眼神默默地注视着大地万物,那样的安静、祥和,温馨而浪漫。好多年没有在老家这样安安静静地赏赏月了。

秋天的夜里多了些许寒凉,一阵寒风吹到身上,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四周的田野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月色中,能听到蛐蛐儿急促的叫声,仔细听,它们有高、有低,有独奏、有合唱,它们不甘寂寞,在冬天来临之际,发出自己最后的绝唱。

家后北邻,那个自小记忆中就有的水塘还在,池中心的水在月光的反射下,一闪一闪,像一片片薄薄的银片在水中荡漾。池塘周围有一片茂密的芦苇,风儿吹得芦苇荡沙沙作响。一枝枝漂亮的芦花在风中摇曳,轻盈漫舞,好似在展示自己那婀娜多姿的身姿。“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此刻恰近白露时节,不知当时诗人描写的景致是否与此景相同。小时候,芦花也是我们的娱乐之一,采一把芦花用绳子捆在一起,在空中来回晃,看着芦花的花絮飘扬在空中,我们高兴得又蹦又跳。把芦花的茎刮出一条长缝,还能吹出声音,我们都比着武地吹,看谁吹得声音最大。

小时候的农村没有电,没有月亮的夜晚,到处漆黑一片,我们女孩子胆小,从来不敢出屋门,最盼望月亮出来的时刻,那样小伙伴们就能出来玩了。我们在月亮底下投沙包、扔石子,人多的话还能捉迷藏,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每次我们都玩得兴高采烈,神采飞扬。母亲喊我回家睡觉,叫了几遍我还是意犹未尽,最后才恋恋不舍地回家。在那个精神娱乐贫瘠的年代,月亮天出来玩,是我们童年时光里最美好的回忆。

岁月无声,恍如昨日。在今晚这个月圆之夜,我凝视着家乡的每一片土地,房屋、树木,在这个将要成为永久回忆的地方,心中不免感慨万千。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曾留下我走过的印迹,童年时的天真,青春时的迷茫,多少往事,多少不舍,多少美好的回忆又在脑海里重现。曾经的小伙伴都已年过半百,工作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有的好多年也不曾谋面,但那份童真会永远在内心珍藏,对家乡的依恋与不舍永远也不会改变。

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此刻此景,更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深意所在。今晚,在老家,在这个深秋的月圆之夜,老家的月,老家的景,老家的一切一切,都将永远刻在我的心底。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