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志
在城市的华丽与喧嚣之外,有一方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土地,那里,乡村学校静静地伫立,诉说着关于纯真、梦想与希望的故事,默默书写着教育的传奇篇章。
2005年夏天,我光荣地加入教师行列,成为乐陵市铁营镇中心小学的一名乡村小学教师。
记得刚刚踏入校门的时候,面对学校漏风漏雨的平房、简陋的教学设施和资源的匮乏,是走,还是留下?让刚参加工作怀揣梦想年纪轻轻的我一度犹豫不决。但是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最后,我还是接过了校长交给自己的一盒粉笔、几把笤帚和三十余个孩子,领着他们走进了“家徒四壁”的教室,正式开启了我的教师生涯。
提及学校令人糟糕的环境,那时最愁的就是冬天取暖问题。当时,从办公室到教室都是采用煤炉子取暖,课余时人们就围在炉子旁烤烤手,每天安排一名老师或一个学生小组值班,负责这一天的换煤球、收拾煤灰等工作。那时教室里的煤炉子经常需要在第二天生火,烟飘荡在教室里,所以每次上课时,我和学生都被呛得咳嗽不停。
二十年来,我有幸见证了铁营中心小学的发展与变迁,特别是“全面改薄”工程实施后,从初任教师时的“五个一工程”(一块黑板、一张讲桌、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到现在的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技术,从透风冒气的低矮校舍到现在明亮整齐的教学楼,从尘土飞扬的土操场到现在带有塑胶跑道的标准化运动场,从呛人的煤球炉子到现在配备有冬暖夏凉的空调,从最初的师资匮乏到现在配备各科专职教师和丰富多彩的学校课程……现在,这里已名副其实地成了孩子追逐梦想、茁壮成长的乐园!
当然,铁营中心小学变迁主要得益于党和政府对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重视。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通过网络课程,接触到世界的多元与精彩;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自己的视野,展示自己的特长,锻炼自己的能力与思维。同时,美丽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尊师环境,也让教师能够更加安心、静心、舒心、全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乡村儿童点亮一盏灯,照亮他们的未来。
乡村要振兴,教育必先行。近年来,乐陵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农村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硬件、软件都得到了跨越式提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如今,我所任教的铁营中心小学成为全市强镇筑基教育示范点之一,教学楼成了当地最美的建筑,这里正成为孕育梦想、照亮未来的地方,家长们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我们老师也经常一起感慨:“这个时代真是越来越好了,我们是幸福的一代人,生活在这个幸福的时代。”我相信,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强大,乡村教育一定会越来越好,而我会在这片土地一直坚守下去,用爱点亮更多农村孩子的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