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加强药品质量“守门员”管理 未经受权人审核通过的药品不可放行

记者近日从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为从源头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山东正式修订印发《山东省药品质量受权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国家药监局近年来对药品质量受权人的相关要求进行了细化和补充,旨在通过在药品企业内部设立权责清晰的“首席质量官”,为药品装上“安全锁”。《办法》将于12月1日起施行。

根据《办法》,药品质量受权人应为具备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全职高级管理人员,经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承担药品放行的职责。受权人对每批放行药品的质量评价应当有明确结论,未经受权人审核通过并签字确认的药品不可放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及生产企业需在《办法》正式施行前,进一步完善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度并完成人员任命工作。

《办法》指出,企业需为受权人履行职责提供必要条件,并确保其工作不受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等其他人员的干扰。同时,受权人有权知晓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信息,如原料采购、生产工艺等。

此外,《办法》还明确了相应的监管措施。如出现受权人不符合条件、干扰受权人独立履职等情况,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依法采取告诫、约谈、限期整改以及暂停生产销售等措施,并将不良记录纳入企业药品安全信用档案。

业内专家指出,《办法》自2020年实施以来,在加强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企业质量管理主体责任、保障药品安全有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修订版新规将通过明确关键人员的法律责任,倒逼药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为山东的药品安全再添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刘英 通讯员 赵洪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