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9月新增1814万千瓦!山东非化石能源装机规模与比重双创历史新高

11月6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1-9月,全省非化石能源新增装机1814万千瓦,再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非化石能源新增装机超过2000万千瓦。

近五年,山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一体推进核、风、光、地热等清洁能源多元发展,加快推动胶东半岛核电、海上风电等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先后突破“东部沿海率先破亿、历史性超过煤电”两个重要关口。目前,全省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34亿千瓦、是2020年的2.8倍,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达到53.4%、提高了22.6个百分点。

“‘十四五’以来,全省非化石能源装机年均增长近25%,2021-2024年,新增装机分别达到1308万千瓦、1362万千瓦、1935万千瓦、2164万千瓦,装机规模翻了一番多。”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孟凡志介绍,除了非化石能源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绿色电力供给能力也在大幅度增加:

2021-2024年,山东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绿电)分别达到912亿千瓦时、1090亿千瓦时、1381亿千瓦时、1647亿千瓦时,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近10个百分点;

2024年,全社会新增用电量实现全部由绿电供应;

今年1-9月,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147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占全省发电量的28.1%、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快速提升。2024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3.4%,比2020年底提高5.9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有力拉动全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

从具体发展举措来看,山东将核电作为扩大清洁能源供给、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加快推动沿海核电厂址开发建设。“十四五”以来,海阳一期持续安全稳定运行,荣成高温气冷堆、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先后建成投运,核电累计发电量超15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1亿吨,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聚力突破海陆风电。海上围绕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加快省管海域项目建设,有序开展国管海域项目试点,新增装机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前列,建成规模592万千瓦、居全国第三。陆上以鲁西、鲁南地区为重点,先后组织两批集中式项目竞配,规模近2000万千瓦,启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能源交通领域融合发展试点项目超500万千瓦。

集散并举发展光伏。全面建成200万千瓦国家首批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加快推动1000万千瓦国家第三批大型风光基地建设,布局开发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等清洁能源基地,有序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鼓励建设以自发自用为主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截至9月底,光伏发电装机达到9172.8万千瓦、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

(大众新闻记者 刘童)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